又去郫县老县城了。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炸洋芋爱好者上了岁数,以前爱吃的锅巴土豆也不爱了。每次吃完,脆硬的外壳,滚烫的心心,总会留下一些口腔溃疡。想换另一个种类,几乎只剩下狼牙土豆可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都的炸洋芋摊摊上,很少看到老式的、又软又面的炸洋芋。
有天和朋友在郫县吃饭,又说起炸洋芋。朋友瞳孔地震,“你居然没吃过江三哥!”
驰名郫县县城30多年,江三哥正是老品种炸洋芋的代表。
选址不走寻常路,既不在鬼饮食扎堆的夜市,也不在靠近一中二中的南兴巷、星光大道。以前在老县医院的附近,很多年前搬到郫县妇幼保健院斜对面的东顺巷后,藏得更深了。
顺着导航摸过去,巷子里的矮房子贴满长条白瓷砖,挂在铁丝上的招牌旗旗儿随风飘动。看到江三哥的锅儿,闻到卤油的味道,就晓得这锅炸洋芋是从童年穿越而来。
店里,炸洋芋的类型只有一种。煮好撕皮的洋芋,划成小块,放进加了卤油的油锅中慢慢炸,炸得差不多,还要继续用油封住热量、“炘”在锅里。
装碗的方式也很传统。不管是打包还是堂食,大姐在青花瓷碗里套上塑料口袋,再往里面装洋芋加调料,舀一瓢根儿卤油。
而后,大姐丝滑地翻起口袋的耳朵,手掌“胎”那么两下,裹上辣椒面的炸洋芋瞬间上色,散发出挡不住的香。根本不需要装在钵钵里搅拌。
江三哥的炸洋芋没有特别花哨的配料,没有折耳根,没有小米辣,只有最传统的海椒面面、大头菜颗颗和葱花等。些许卤油是点睛之笔,干调料瞬间变成湿调料。又香又糯又面的炸洋芋,每一坨都油润可口。
最畅销的是糖醋麻辣味,但吃起来又和平常在夜市、地铁口吃到的糖醋麻辣味不一样。它没有鲜明的大辣大酸,丝丝入扣的温和感,有那么一点像甜不辣的风格。
第一口就吃出了小时候在校门口吃炸洋芋的味道。
那二年辰,骑三轮车的嬢嬢拉起蜂窝煤炉子炸洋芋,每天中午上学、下午放学时准时摆在校门口。学生就围坐在三轮车旁的小桌子上,你请我我请你。
二十多年前,还不说“要一份炸洋芋”,而是“要两角钱的。”一角钱,大概可以买六七坨。嬢嬢从锅里给你捡几坨洋芋放在搪瓷的盘子上,各人用竹签挑起洋芋蘸干碟子或者湿碟子。
现在当然不止这个价格。江三哥炸洋芋要卖8元一份,一份也仅有日常的饭碗那么大,最多算小份。顾客一边嫌贵,一边继续排班站队。他处难觅的味道和情绪价值,都算进了炸洋芋的价钱里。
江三哥好像退休了,女儿接班后继续炸洋芋。卖了三四十年,主营依然只有炸洋芋这一样,顺便搭售饮料和冰粉。在不上外卖平台的情况下,铺子还能从一间开到两间,可想而知这锅炸洋芋的实力。
吃完热的、辣的,要吃冷的、甜的。江三哥铺子上的手搓冰粉可解燃眉之急。乐意多走一公里,郫县西大街口子上,还有两家可选。
一家是昔日火爆一时、现象级存在的壹碗冰。另一家是景德二巷的魏记冰粉。我偏爱魏记,坐在巷子口的树下吃冰粉,更惬意。
从2000年的夏天开门营业以来,魏记冰粉陪伴郫县人走过了25年。很多人从小吃到大,娃娃上初中小学了,依然还在吃。
不管是糍粑冰粉还是三鲜冰粉水果冰粉,料都很足。冰粉上,小气泡冒出夏天的清爽。浇上的红糖特别浓稠,糍粑很糯、有嚼劲。饱满的芝麻、花生碎一撒,香得不行。
嬢嬢还会贴心地问你,打包带走还是现在吃。打包就用独立包装的小料,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加,味道才更还原。
冰粉是魏记的招牌,炸洋芋也是其涉足的领域,专门在旁边开辟了铺子炸洋芋。和江三哥相反。
不管是江三哥,还是魏记,一份炸洋芋,一碗冰粉,就是最简单的美味和快乐。
你或许会问地址在哪儿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Fion
香香香
@啦啦
陪一张金桂
@.e.
桂花的季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