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院校里的西安交通大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很多人说西安交通大学是C9的末流,和有些强势工科院校相比,现在没什么优势了。其实大家对西安交通大学绝对存在误解。
西安交大之所以能进C9,就是因为它是国内顶级院校,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这几年,西安交大和航空类大学比,没那么火;和华科、武大比,好像实力没那么强;和清北更是没法比,感觉它比较“落寞”。
这几年西交大的分数基本在650到670之间,甚至和北理、北航比都没什么优势。大家基本上把西交大和华科、东南、同济放在一起比较,觉得它能和北理相当。但西交大和这几所学校相比,绝对存在超强的优势,无论是学校的历史、实力、学科、经费,还是升学和就业,在顶级985里都非常抢眼,只是大家对它不够了解。
660分左右,你可以选到西安交大非常强势的专业,比如机械。要知道,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在世界软科排名中,连续5年全球第一。读了西安交大的机械,含金量和清华相差无几,相当于“白捡30分”。这所学校到底有多强,了解后就会知道,它在全国的顶尖学科一大堆。
一提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大家感觉是两所独立的学校,其实他俩是亲兄弟。上海交大得叫西安交大一声“大哥”,因为二者同宗同源。追溯历史源头,这所学校的建立与甲午中日海战有关。洋务运动破产后,北洋海军虽曾实力强劲,在亚洲排名第一,却败给了日本,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方式落后,仍延续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模式。于是,洋务派代表盛宣怀主张创办新式学堂。
了解盛宣怀的人都知道,他官大钱多,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很大。他先在天津建立了北洋大学堂,也就是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这所学校对长江以北的工科影响极大,堪称“黄河以北的工科母校”。之后,盛宣怀回到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北洋大学堂侧重工科,南洋公学则主要培养文科和商务人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江浙沪一带归国民党政府管辖,南洋公学被接手后改名,曾一度叫“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听起来像中专或大专,但这并不影响学校的实力。此时,学校开始从文科逐渐转向工科,工科实力越来越强。
到1920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总长叶公绰提出,交通事业大发展需要大量工程人才,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应侧重培养此类人才,学校的工科由此迅速发展。但由于体量不足,后来合并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唐山铁路学校(民国时期的唐山铁路学校实力很强),合并后命名为“交通大学”。这是“交通大学”之名首次在其校史上出现,当时以上海为总部,北京和唐山为分部,主要是一所以铁路和交通为主的工科院校。
1949年建国后,交通大学被接管。当时上海有不少私立大学、教会学校、资本家办的学校以及国立大学,都被收归国有,上海交大是当时上海最强的学校,对全国的学校都有很大影响。
之后进行院系调整,很多学校被拆分,成立各种工业专门学校,文科受到较大挤压,工科院校数量增多。76年之前,中国的好大学很多都是从这些学校分离出来的。要说分离出学校多的,上海交大比南京大学还多,分出了一堆985、211院校。
比如,吉林大学合并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其前身就是从上海交大分离出来的;大连海事大学的起点是上海交大的航运管理专业;上海的复旦大学理科、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同济大学土木、东华大学纺织、上海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学专业,南京的河海大学、原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等,都与上海交大有着渊源。
1955年,由于东部沿海局势严峻,为保护上海交大,决定让其西迁,这就是西安交大“西迁精神”的由来。1957年局势缓和,一部分已西迁,但中央仍要求全部西迁,最终上海留下了一小部分。后来,西迁的部分中又有少量搬回上海,但真正继承上海交通大学主体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留下的部分后来与上海交大在上海独立出来的造船学院,以及当时正在筹备的南洋工学院合并,形成了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可见,两校的起点已完全不同,此后各自发展。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时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因距离较远且都是名校,经国务院权衡,两校正式分开。凭借深厚的底蕴,两校发展都很迅速。1995年入选211,1999年成为继清北之后第一批985,也就是C9成员,这是国内最早的9所顶级大学,每一所都是国内高等教育的“母体学校”。
西安交大的强势专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科、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尤其社会学科较强)。
工科方面,实力全面且顶尖。A类学科包括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机械工程更是连续多年位居软科世界第一;电气工程全国领先,能源动力专业实力极强,在全国几乎难逢对手;计算机、电子信息、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基础工科也很突出。
此外,西安交大的航空航天是“隐形王者”,尤其在航天动力领域,全国能与之抗衡的学校不超过两所;化工专业因材料学科强势也随之发展强劲。可以说,西安交大只要开设的工科专业,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理科方面,实力同样雄厚,为工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多为A类学科。
人文社会学科中,经济学相关专业表现不错,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等。
2000年,西安交大进一步扩容,合并了原卫生部直属的西安医科大学和原央行直属的陕西财经大学,这两所都是部委直属的强势院校,使得西安交大的人文社会学科和医学得到迅速提升,如今其医学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力。
这几年西安交大受到较多关注,与王树国校长的贡献有关。前些年,大家更多关注东南地区和京津一带的学校,对西安交大比较冷落,甚至招生时名气不如哈工大。但实际上,两校实力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而西安交大更为扎实、务实。
西安交大的机械和电器是最出名的两大专业。机械专业的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方向在全国能排前三,3D打印技术是国内发源地,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制造、智能检测等技术更是独步天下。机械学院有10位院士,还不断引进杰出人才,师资、实验室和科研成果都引领着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冲击世界巅峰。660分左右报考该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电器专业同样实力超群,是全国唯一开设电气学科门类下所有本科专业,且基本都配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在特高压技术、绝缘材料、智能电网等领域位居全国前列。正如西安交大电器学院一位老师所说,该专业“左脚数学、右脚物理,左手强电、右手弱电,大脑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心脏是电路磁场”,涵盖了电器领域所有方向。
此外,西安交大的化工、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工科专业都不是“强”,而是“拔尖”,其对标对象是清华、上交大等顶尖名校。
虽然西交大的分数与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科、同济等校相近,但从学校层次、工科实力、升学就业以及国家重视程度来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西安交大是教育部直属985,由教育部、陕西省和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在十大军工产业顶尖装备制造领域、国内大型央企和研究所中,都有西交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关键人才。所以说,660多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学校,西安交大是非常优质的选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