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谁》
开始还以为是《谍影重重》类似的题材,结果是港人身份认同焦虑。《我是谁》讲述了特别突击队员杰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失去记忆,陷入“我是谁”的困境,最终勇敢面对自我,寻找身份的故事。成龙在鹿特丹高楼上无保险的滑坡跳跃,成为了影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场景之一,另外,从徒手搏斗到汽车追逐,成龙用独特的动作风格将这些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2.《红番区》
唐季礼的这部《红番区》不仅为成龙打开了北美的大门,也为接下来的《警察故事》系列打下了基础,成龙跳车、跳楼、跳船、跳海的玩命依旧让人震惊,气垫船毁坏战也是超级刺激。那个时候的电影拍动作戏份,会挖空心思设计动作,真是令人惊叹,梅艳芳与董彪的黄金配戏亦增添光彩,从开场到落幕,情绪被牢牢抓住,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角色塑造都足够惊艳。
3.《飞鹰计划》
早期成龙电影必备元素:外国美女,异域风情,非常标准的龙式喜剧动作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片子还展露了人性,三个笨蛋女主看的有点气人,但确实各有特点,四人团内的化学反应倒是比追兵更为吸引眼球。有模仿《夺宝奇兵》的片段,但还是有成龙独特的动作喜剧的风格,打戏方面重点在于场景,飞机场一段算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场景杂技。
4.《快餐车》
香港电影较早大规模赴欧洲取景的作品,将港式幽默与西方场景结合,剧情涉及国际阴谋、贵族遗产等等元素,相当的西式。几位客串明星很有特点,电影里面的动作设计,一些台词体现了一种港式动作喜剧的精华,成龙和宾尼的对打很好看,黄色的快餐车中间被破坏还有点心疼,后面的击剑戏也蛮有趣,还有精神病院的对话也挺有意思,另外,女主太漂亮了。
5.《新警察故事》
劫匪以游戏为乐,将抢劫、杀人包装成“游戏任务”,这种设定为警匪对抗增添了新鲜感,也让故事更有层次感,现在那个面具一出现大家都知道是这部电影,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电影延续了老港片的动作戏份,跳楼、扒车、爆炸啥都有,吴彦祖,真正的邪魅狂狷代名词,观众的注意力全被他吸引,吴彦祖的起先挑战警察的狂傲和组枪失败后的绝望,情绪转换的很好。
6.《奇迹》
一开始以为主线是成龙在各势力之中周旋,然后改造黑社会的故事,结果看了才知道主线是帮卖花老奶奶维持谎言。服装道具很用心,算得上花了心思制作,动作、喜剧、群戏、歌舞、市井温情全部拉满,拍出了港片黄金年代才有的那种热闹又善良的底色。虽然是理想化的结局,但那群豪绅入场的时候真的让人忍不住落泪,也就是最平凡的人创造的奇迹才最让人感动。
7.《醉拳2》
九四年香港还没回归,拍一部对抗英国的电影还是很刚的,没想到九十年代的香港人那么的有骨气。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为推动下一场的打戏铺垫,非常鲜明的创作风格,动作戏打的干净利落的有,但抗揍的龙叔怕是独一份,看到花絮发现不光是拿命拍戏,跟成龙对戏也是危险性拉满。片尾连续十五分钟的超高质量打戏,真的过瘾,结合时代背景还把电影主题升华了。
8.《捕风追影》
带有老派特色的新式警匪动作片,武打戏依旧极具成龙特色,梁家辉演技真的很好,追车,枪战,不间断的贴身肉搏,爆炸,阴谋,背叛,个人成长,羁绊,想起了小时候看警匪片的时光。法拉利老了依旧还是法拉利,开头特别抓眼球,龙叔和辉叔真的太敬业了,打戏竟然行云流水,时代一直在进步,但看到老派的贼和老派的警察斗智斗勇,便明白姜还是老的辣。
9.《A计划》
剧情串联肯定以现在的目光来看有点怪,但也足够完整,成龙的打戏设计真的是很有味道,钟楼下坠也是影史经典了。多层次叙事推进,海盗、警察、小偷、领导多种阵营的博弈周旋,让故事变得十分饱满,这部电影感觉最好的看点就是小巷追车与钟塔对决这两段,那个致敬《安全至下》的镜头,为了迷影情结而赌上性命,估计也只有成龙能做得出来了。
10.《警察故事》
八五年,青霞还是短发,曼玉还是花瓶,龙叔已经开始拼命了,作为一部三十多年前的片子,现在看依然精彩,开头十七分钟不要命的追逐应该要载入史册。除了惊险的火拼和肉搏的场景,文戏部分也挺出彩,包括法庭内诡辩、劫持署长的情节。成龙自带喜剧节奏感,让严肃的警匪故事穿插不少笑点,张弛有度,另外看片尾成龙搏命演出,为观众奉献出的敬业精神,就值得尊重。
国际巨星成龙票房吸睛率最高的10部动作港片,你都看过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