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彻底停止提供纸质车票,蓝色磁卡瞬间成为历史收藏,12306官宣,纸质车票全面退出,电子客票正式独挑大梁 。好多朋友听到这消息,心里既满是不舍,又深深感受到科技加速更替带来的冲击。
想当年,春运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粉红票根或者蓝色磁卡,在窗口前跟风排队,那可是春运的必备流程。那一张张纸票,见证了数不清的旅途故事,承载着游子归家的急切、旅人探索远方的期待 。
如今,纸质车票正式退休,出行体验全面进入电子化。咱们普通老百姓,再也不用抢完票后还急急忙忙跑去窗口取实体票,也不用担心忘带票、弄丢票,或者车票上车次信息打印错误这些麻烦事儿。现在只需要刷身份证或者扫扫手机,就能轻轻松松进站上车。
取消纸票,可不只是方便这么简单,在节约资源方面也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国一年就能省下数亿张纸张,这环保成效简直肉眼可见 。
以前人工取票容易出错,票丢了补办又特别繁琐,现在线上买票后,车票信息全在电子系统里存着,既不会丢失,也不怕出错。要是需要报销,还能直接打印凭证,整个过程精简了一大截。
不过,这消息让不少老收藏家直叹息,这些车票对他们来说都是回忆,以后只能收集电子版截图了。但对现在大多数旅客而言,上车查验时只要展示身份证,出行流程轻松又便捷。
也有人担心老人出行不方便,铁路部门很快就回应了,人工柜台会保留,窗口买票依旧没问题。车站里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会亲手帮忙,不会让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被时代抛下。
家人也能提前在网上帮忙代购,再去窗口领取报销凭证,车次、座位等信息都清清楚楚,完全能保障老人的出行需求 。
未来,更是值得我们期待。现在部分车站已经开始试点“刷脸进站”,连身份证都不用掏。科技不断融入生活,以后坐火车肯定会越来越智能化,买票、改签退票、报销这些事儿,都能一条龙搞定。
一个标签化时代彻底落幕。从最开始的硬纸板车票,到后来的软票,再到磁卡票,如今一切都变成虚拟的了。
回想起过去在车站大堂排队,手写名字、盖章的场景,心里难免有些忧伤 ,也挺怀念那种仪式感,每张票根都刻着一段记忆。但不可否认,便利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这种变化,咱们普通人一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这绝对是必然趋势。
以后再坐火车,大家把身份证收好,手机电量充满,留意好自己的到站时间,就能一路畅行。历史画上了句号,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