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上班,每天往返路程400多公里,耗时6小时,每月交通费4000多元……
这种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人干了,而且一干就两年多。
8月27日,一位河北张家口博主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的跨省通勤日常:每天乘坐高铁往返北京,单程里程超200公里,累计通勤时间达6小时以上,且已坚持两年有余。
该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感慨其通勤时长甚至超过多数人的工作时长,堪称“极限通勤族”的典型代表。
该博主从2023年年初开始坐高铁去北京上班。
该博主称:“每日通勤6小时,月均交通费超4000元。虽有人建议单位附近租房,但北京租金高、不愿合租,且回家能陪伴家人。尽管通勤疲惫,但因张家口无合适工作,仍坚持现状。”
根据该博主的每日出行规划,我们来看看他的通勤行程多紧密:
1.早晨出发
- 5:30起床,6:00前驾车抵达张家口站
- 乘坐D6722次列车(票价77元),6:53发车,8:17到达北京北站
2.晚间返程
- 18:00下班后前往北京北站
- 搭乘G2457次列车,19:03发车,20:05抵达张家口,约20:40到家
在一线城市,存在不少“双城”候鸟族,他们因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过远而每日跨城区通勤,形成“两点一线”的潮汐式生活轨迹。
但像这个河北张家口博主,每天坐高铁来回400多公里的上班族堪称“极限通勤族”的典型代表。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也有这种两地往返工作、生活的人群。
在广州与佛山两座城市之间,活跃着一群每日往返于两地工作与生活的人们,这种独特的双城生活模式催生了"广佛候鸟"这一特殊称谓。
自2010年国内首条跨市地铁广佛线开通以来,两城间的时空壁垒逐渐消融,促使这一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目前这类跨城通勤者已形成约38万人的庞大群体。
广佛线上的乘客/图源封面新闻
距离广州约1500公里的成都,当地的居民也在尝试这种“双城”通勤方式。
2024年9月,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开通,标志着成都都市圈迈入“轨道同城”新阶段。这条全长约38公里的线路,从成都地铁18号线福田站延伸至资阳北站,全程约26分钟,改变了成资双城通勤模式。
随着新线路投入运营,“双城通勤时间显著缩短”的讨论成为热点,资阳线已成为上班一族两地通勤的更好选择。
等候资阳线的上班一族/图源封面新闻
上班族的这种通勤方式,被多数人接纳,官方也在往尽量拉近两城通勤时间努力。
今年8月,官方发布《广州都市圈通勤空间报告2024》,湾区九市间(不含港澳)日均出行721万人次,跨城通勤规模达129万人次,广佛肇跨城通勤人口居于首位。
其中,广州与佛山、深圳与东莞、珠海与中山、广州与东莞之间是跨城通勤密集区域,体现湾区在上下游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生活和就业等的一体化协作。
大湾区三大都市圈跨城通勤人口分布
广州与周边城市(珠三角8市+清远、韶关)日均出行350万人次,跨城通勤人口约61万人。
其中,广州与佛山日均出行189.6万人次,跨城通勤人口约37.5万人。广州与佛山大沥镇、里水镇、桂城街道、大良街道通勤人数占广佛通勤人数超50%。
东莞是广州第二大跨城通勤城市,广州与东莞间日均出行50.7万人次,跨城通勤人口约9.2万人。广州与东莞麻涌镇、石碣镇、石龙镇通勤人数占广莞通勤人数约20%。
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城通勤联系
广州跨城通勤呈现多样化特征,以当日往返为主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周通勤"(即工作日居住在工作地、非工作日返回居住地)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达24%。
从空间分布来看,与广州中心城区接壤的佛山、东莞等邻穗城市,通勤者主要选择日通勤方式;而距离较远的珠海、江门、肇庆等非邻穗城市,周通勤比例则超过80%。
广州与周边城市周通勤空间分布
广州总体跨城通勤流入明显,与深、惠、清保持双向均衡。
湾区九市跨城通勤联系
广州十一区跨区通勤人口约290万人,越秀、天河的流入流出跨区通勤人口比在1.8以上;荔湾、海珠、黄埔、南沙、花都和从化为0.8-1.2;白云、番禺、增城在0.6以下。
核心区反向通勤往近郊区或外围城区的人口约52万人,占核心区通勤人口的12%。显示正逐步在核心区外和中心城区边缘形成新的就业中心。
南沙新区、东部中心与核心区通勤人口能级的差距正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显示综合新城功能仍有待培育。
广州市内流入流出通勤人口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