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烟雾报警器的红光闪烁,90后女生小A在厕所里完成了一场神秘的魔法仪式——这是她避开消防隐患的唯一方式,也是无数当代中国年轻人探索女巫之路的缩影
在小红书平台上,“如何成为女巫”相关讨论层出不穷。
年轻人晒出精心布置的祭坛,分享挑选魔棒的攻略,甚至传授如何与植物进行心灵沟通。曾经被中世纪欧洲迫害的女巫,如今成了中国年轻人的时尚职业选择。
现代女巫,细分赛道
与中世纪刻板印象中穿黑斗篷、养黑猫的老太婆不同,当代女巫呈现出多元化的职业面貌。
年轻人根据兴趣和天赋选择不同赛道:占卜女巫、梦境女巫、元素女巫、厨房女巫等。
占卜女巫是就业前景最好的方向。她们在商场里支摊,利用塔罗牌、水晶球、符文等工具预测未来。
梦境女巫专注于研究梦境和潜意识,尝试通过梦境获取灵感与疗愈。而擅长烹饪的朋友可以考虑成为厨房女巫,把魔法融入日常饮食中。
女巫培训,产业成熟
成为女巫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市场上常见的女巫培训班以线上教学为主,价格因课程设置而异。
威卡魔法(Wicca)实践课程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之间,教学内容涵盖魔法理论、意识操作、手工制作和能量练习。
学成之后还会颁发证书,俨然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对于预算有限的初学者,9.9元就能在社交媒体或二手平台上买到一整套入门资料。
历史悲剧,当代重构
女巫形象的历史演变令人唏嘘。在中世纪的欧洲,猎巫运动制造了无数惨剧。
借由“猎杀女巫”之名,三个世纪内约有十万人被处死,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尤其集中在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地区。
而这些“女巫”,仅仅是因为掌握草药知识或独居不婚、甚至是因为长得漂亮,就被打上异端的烙印,最终送上火刑柱。
如今,互联网语境重塑了女巫形象。
女孩们用“我是女巫”来表达对世俗规则的挑战,也表达一种不愿被传统角色框定的生活态度。她们可能是凌晨仍在加班的打工人,可能是养猫独居的都市女性。
年轻人为何成为女巫?
当代年轻人选择成为女巫的原因复杂多样。快节奏的社会让年轻人常年处于焦虑与不确定之中。
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感情里的去留纠结、职场里的瓶颈和不安,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却都需要一个出口。
塔罗占卜、能量疗愈、水晶蜡烛,哪怕只是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能让人变得踏实一些。疗愈经济的全球扩张,正是这种集体情绪的市场化表达。
此外,女巫群体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需求。
有人总结:“女巫是个独立女性,和喜欢的小动物生活,很厉害不会被人欺负,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天黑也出门胆子大,会自嗨不怕孤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赚钱……
魔法经济,规模惊人
女巫经济的崛起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全球疗愈经济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全球疗愈经济的年增长率为10%,到2025年,以玄学为代表的疗愈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万亿美元。
在电商平台上,女巫产品溢价惊人。一款由天然水晶和树枝手工制作的迷你“魔法扫帚”,在被玄学博主赋予“驱散厄运”的功效后,售价从12.59至89.99美元不等,热门款式月销量高达1.5万单。
中国女巫也在市场上斩获颇丰。一位参加过俄罗斯《通灵之战》的中国女巫,她制作的魔法蜡烛卖到最高8888元一根,声称能够逆转命运、提升复合率和财运。
而这些蜡烛的原料成本大多是2-4元一根。
学术界与主流文化的认可
魔法与神秘学的兴起甚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位于英国的艾希特大学宣布,从2024年9月起正式提供魔法和神秘学的硕士学位。
新课程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回应近期人们对魔法仪式与历史兴趣激增,希望构建一个跨领域的魔法学术研究空间。
社交平台也加速了女巫文化的传播。在TikTok上, 标签已累积超过488亿次的浏览。
女巫Chelsea Selby在TikTok上拥有近64万粉丝,她表示:
“围绕巫术和女巫有很多负面标签,但透过TikTok,我可以展示自己更个性化的一面,例如作为一位母亲。”
全球认同魔法或神秘学的人数已从2001年的13.4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0万人。
增长大部分来自年轻女性,这群人非常有个性,也重视自我发展,反映出年轻人放弃了有组织的宗教,转而在追求自己的灵性道路。
从猎巫运动的悲剧到现代女巫的复兴,从火刑柱到 TikTok,女性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表达方式。
26岁的女巫Eve Hardy坦言: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宗教。”
而另一位女巫Ayla Skinner则表示,魔法、神秘学把生活的控制权还给了我们:
“我每天都在施展魔法。这让人能真正感受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以及拥有力量去完成事情。”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