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在巫蛊之祸当中去世之后,全家仅剩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孙子刘病已。
谁也想不到,出生不久就被投进监狱、后来又在民间长大的刘病已,居然在十几年后登上了皇位,也就是汉宣帝。
根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是过继给叔爷爷汉昭帝,“嗣孝昭皇帝后”,才当上皇帝的。
那么他会不会像后来明朝的嘉靖皇帝一样,为自己能不能管亲爹叫爹而纠结呢?
答案是:会的。
而且他还多了一层纠结,他能不能管自己的亲爷爷刘据叫爷爷。
纠结的结果是,他没有像大多数皇帝一样,把自己未当过皇帝的父祖追封为皇帝。
而且,他还给了亲爷爷刘据“戾”这个恶谥,追谥刘据为“戾太子”。
这是为什么呢?
01、汉宣帝追尊刘据全过程
正常情况下,从刘据巫蛊之祸兵败自尽那一刻起,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就无缘皇位了。
刘病已能够登上皇位,是一系列阴差阳错的结果。
首先,是汉武帝最后时刻选定的继承人汉昭帝无子去世,年仅21岁。
当时就有大臣提议,既然汉昭帝去世了,那就让汉昭帝唯一在世的兄弟广陵王刘胥继承皇位吧。
可是刘胥已经当了43年广陵王,也就是说少说也有50多岁了,子孙满堂。
掌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意识到,如果刘胥当了皇帝,自己就要还政给皇帝了。
所以他以大宗不能绝嗣为由,要在汉武帝的后代里选人过继给汉昭帝,继承汉昭帝的皇位。
他选中的,是汉武帝的孙子,年仅19岁的昌邑王刘贺。
但刘贺也不是个软柿子,一来长安就不断地挑衅霍光,甚至要动皇太后上官氏宫里的卫队。
要知道上官氏可是霍光的亲外孙女。
刘贺明显是冲着夺权去的。
于是霍光先下手为强,以刘贺27天做了1127件坏事为由,把刘贺废了,另选一个新皇帝。
新皇帝原则上还是应该在汉武帝的后代里选。
可是汉武帝这辈子,总共就只有六个儿子,其中两个绝后,而刘贺是五子刘髆的独生子。
剩下的3个,霍光要是愿意让广陵王刘胥当皇帝,那一开始就没有刘贺什么事了。
燕王刘旦,不仅是刘胥的同母哥哥,还是想要造反杀了霍光被逼自尽的。霍光也不可能选他的儿子当皇帝。
所以霍光唯一的选择,只剩下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了。
刘病已就这么登基为帝,也就是汉宣帝。
这就有一个问题。
汉宣帝是过继给汉昭帝这个叔爷爷,以汉昭帝后嗣的身份登基为帝的。
可他是有自己的亲爷爷和亲生父亲的,那就是卫太子刘据和刘据的儿子刘进。
想管自己亲爹叫爹,想要追尊自己的亲爷爷和亲爹,是人之常情。
所以汉宣帝登基不久,就试探地发了一道诏书给大臣们: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
意思是想给爷爷刘据和父亲刘进上谥号,安排守墓的园邑。
大臣们自然不会在谥号问题上过于刁难皇帝,但还是上书一封,把名分问题讲清楚了:《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
这封上书的意思是,礼记说了,过继给人当后嗣,宗法上就是这个人的儿子了。
刘病已理论上已经和刘据、刘进都没有亲缘关系了,但是刘据作为前太子,刘进作为曾经的皇孙,上个谥号还是问题不大。
于是,汉宣帝的爷爷刘据被上谥号为“戾”,戾太子这个称呼是这么来的。
“戾”在谥法里的意思是“不悔前过、不思顺受、知过不改”,是个十足的恶谥。
刘据的园邑,也就是守护陵园的县邑,被定为200户。
汉宣帝的亲生父亲刘进的谥号则被定为“悼”。
“悼”在谥法里有“年中早夭、中身早折”的意思,这是一个平谥,足以概括刘进20岁左右被牵连进巫蛊之祸早逝的一生。
刘进的园邑则被定为300户。这是诸侯王的规格,而不是皇帝亲生父亲的规格。
8年后,霍光已经去世,霍氏也已经被诛杀。
汉宣帝再次惦记上了爷爷和父亲的名分问题。当年他只是给他们上了谥号,终究没能争取到叫爷爷和叫爹的权利。
此时的汉宣帝已经亲政,大臣们也懂得察言观色。
于是他们上书说:《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因园为寝,以时荐享焉。
同样还是在礼记找依据,但却得出了和8年前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会大臣们的口风变成了,汉宣帝既然已经是皇帝了,那皇帝的亲生父亲自然要享受天子的待遇呀。
于是汉宣帝把刘进尊称为“皇考”,这下真可以把自己亲爹叫爹了。
刘进的园邑也提升到了1600户,虽然和皇帝动辄几万的规模没法比,但也远超诸侯王了。
但是汉宣帝并没有为爷爷刘据改掉“戾”这个恶谥,且刘据的园邑,也仅仅从200户提升到了1600户,仅仅是诸侯王规格。
02、汉宣帝为什么要追尊刘据
那么问题来了。
刘据可是汉宣帝的亲爷爷。
历史上很多人当了皇帝之后,可是把自己没当过皇帝的祖先,包括父亲、爷爷,甚至太爷爷,都追尊为皇帝的。
更别提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当了30年太子。如果不是巫蛊之祸,他本该顺利继位当上皇帝的。
那么汉宣帝为什么非但不追尊刘据为皇帝,还有给他“戾”这个恶谥呢?
想要理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汉宣帝为什么要追尊刘据。
毕竟汉宣帝刚登基的时候,刘据的状态是“未有号谥、岁时祠”。
也就是说汉武帝虽然没有昭告天下废除刘据的太子之位,但是刘据身后待遇根本不是太子的待遇。
太子谥号和园邑都是汉宣帝给爷爷争取来的。
- 其一,为了争夺朝堂话语权。
正如明朝的大礼议,从来不仅仅是因为嘉靖皇帝想管自己的亲爹要爹。
汉宣帝追尊爷爷和父亲,也不仅仅是为了管谁叫爹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为了争夺朝堂的话语权。
汉宣帝刚继位的时候,朝堂完全掌控在霍光手里,他能做主的事情不多。
追尊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算是他从霍光的阴影下撬动的一条缝。
既可以告诉天下人,他这个皇帝也是可以说了算的。
也可以看看有哪些大臣会站在自己这边。
而霍光去世、霍氏被诛灭之后,汉宣帝再一次提升刘据和刘进的待遇,则可以视为对大臣们忠心的检验。
这才是汉宣帝追尊爷爷和父亲的最根本原因。
- 其二,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统性。
汉宣帝的出身是有点尴尬的。
汉武帝在世的时候,为了表达巫蛊之祸当中逼死刘据的后悔之情,又是建思子宫又是建归来望思台的。
但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没有做,那就是正式为刘据平反。
也没有给刘据太子应有的谥号。
以至于直到汉昭帝年间,刘据的身份还是“罪人”。
汉宣帝继位之前,常年照顾他的张贺想把孙女嫁给他,都要给哥哥张安世警告:你不要和罪人之后牵扯太深。
而且汉宣帝是过继给汉昭帝之后,以汉昭帝后嗣的身份继位为帝的。
但是辈分上,汉宣帝是汉昭帝的侄孙。
偏偏礼记里却这么解释过继:为人后者,为之子也。
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过继给别人当后嗣,应该是给人当儿子。
可是汉宣帝是汉昭帝的孙子辈。
要知道,汉武帝的后人当中,是有汉昭帝的儿子辈的,正常来说轮不到汉宣帝这个孙子辈的。
所以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孙子,一直是笔糊涂账。
所以汉宣帝继位的合法性当中有两个硬伤,一个是“罪人之后”的身份,一个是和汉昭帝的辈分问题。
这显得他的正统性不那么充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宣帝一是给汉武帝立庙,强调自己是汉武帝的正统后人,淡化自己和汉昭帝的关系。
二就是给刘据上谥号了。
只要刘据有了正经的太子谥号,甭管是不是“戾”这个恶谥,都算是完成平反的流程。
都让汉宣帝的身份显得没那么尴尬。
- 其三,对爷爷和父亲的朴素情感。
最后的原因,才是汉宣帝究竟要管谁叫爹的问题。
汉宣帝虽然过继给了汉昭帝当后人,但是汉宣帝应该是不认识汉昭帝的。
即便作为宗室见过面,顶多也是远远一见,连和汉昭帝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让汉宣帝管汉昭帝无论是叫爷爷还是叫爹,都多少有些伤汉宣帝的感情。
而汉宣帝是有自己的亲爷爷和亲爹的。
哪怕他刚出生不久,亲爷爷和亲爹就被杀了,他从未见过他们一面。
但血脉相连的情感,不是因为没见过面就能彻底斩断的。
所以汉宣帝当然想要管亲爷爷叫爷爷,想管亲爹叫爹,想给他们对应的身后待遇。
03、汉宣帝为什么不追尊刘据为皇帝
既然如此,汉宣帝为什么只把刘据追尊为太子,还是用“戾”这个恶谥,而不一步到位把刘据追尊为皇帝呢?
答案自然就隐藏在前面说的汉宣帝追尊他们的3个原因里。
- 其一,汉宣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既然汉宣帝追尊父祖的最重要原因,是要争夺朝堂的话语权,并测试大臣的忠诚度。
那么他能够在霍光掌权的时候,顶住霍光的压力给刘据和刘进上谥号,置园邑。
在霍光去世之后,能让8年前口口声声说他不能管亲爹叫爹的大臣们改口,让他把刘进尊为“皇考”,也就是亲爹的意思。
那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而且当时是汉朝,很多我们熟悉的操作都还没有先例。
例如刘邦作为开国皇帝,都没有把父亲刘太公追尊为皇帝。把自己没当过皇帝的祖先追尊为皇帝,是后世的操作了。
那已经达到目的的汉宣帝,又何必再给自己添麻烦,要开先例把刘据追尊为皇帝呢?
- 其二,汉宣帝不能打汉武帝的脸。
前文说过,汉宣帝追尊刘据和刘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弥补自己正统性不足的问题。
而他弥补自己正统性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淡化自己和汉昭帝的关系,转而尊崇汉武帝。
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是他给汉武帝上了“汉世宗”的庙号。而在古代的宗法里,只有正统继承人才能给祖先上庙号。
而刘据,是实打实在巫蛊之祸当中起兵反抗汉武帝,并被逼自尽的。
汉武帝后来虽然对逼死儿子后悔不已,但从未实质性给刘据平反过,连个谥号都没给刘据上。
那么如果汉宣帝把刘据追尊为皇帝,那不是证明刘据彻底无罪,给刘据彻底平反了吗?
这简直是在打汉武帝的脸。
汉宣帝不可能这么干的。
他给刘据上太子的谥号,并选择了“戾”这个恶谥。
既追尊了刘据,又表明刘据的确做过错事。
算是双方面平衡的结果了。
- 其三,汉宣帝对刘据的感情有限。
前文说汉宣帝追尊刘据和刘进,有部分原因是对爷爷和父亲的朴素情感。
但是我们看汉宣帝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刘据的情感能有多深呢?
论相处时间,汉宣帝出生才几个月,都没有记事,巫蛊之祸就发生了。
汉宣帝记忆当中完全没有刘据这个人的存在。
论辈分,刘据是汉宣帝的爷爷,根据人之常情,同样是没有见过面,汉宣帝对爷爷刘据的感情不太可能比对亲生父亲刘进深。
论流落民间的原因,虽说刘据当年在巫蛊之祸当中是被冤枉的,但是他起兵造汉武帝的反是实打实的。
如果仅仅是巫蛊,而没有刘据起兵这件事,他们未必全家被杀。
而汉宣帝作为皇帝,对于太子起兵造反这件事,必然十分敏感,即便造反的太子情有可原,但是汉宣帝也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效仿。
所以总的来说,汉宣帝或许对刘据有一定感情,但不见得有多深的感情。
从刘进的身后待遇远超刘据也可以看出,汉宣帝对父亲的感情远深于爷爷。
汉宣帝都没有把刘进追尊为皇帝,更不可能追尊刘据为皇帝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