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岁月沧桑,滇缅公路上的功果桥如今仍在默默诉说着滇西抗战的血火岁月与家国情怀。今天,一起走近这座英雄桥,踏上这条丰碑路,见证战火纷飞岁月中一方百姓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沿海通道。滇缅公路——这条从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戌的国际通道,成为当时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线”。而横跨澜沧江的功果桥,正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
功果桥老桥头遗址
云龙县文化研究人员 张沙琳
功果桥修建于1938年3月1日,于6月9日通车,属于钢索吊桥,桥面宽3米,可以通行重量达5吨的汽车。因为它处在云龙县功果桥村,所以这座桥被称为功果桥。
资料图
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为满足物资运输需求,在功果桥上游700多米处,又兴建了一座通行能力更强、载重量更大的新桥。新桥于1939年3月开工,1940年11月通车,取名“昌淦桥”,当地民众习惯称之为“功果新桥”。
为切断抗战物资补给,日军对这两座桥发动了猛烈轰炸。从1940年10月18日至1941年2月17日,日军在123天内出动飞机242架次,对功果桥轰炸16次,投弹近千枚,两座桥体弹痕累累。
云龙县功果村村民 宋文光
听我母亲讲,飞机来了,9架一排,9架一排,天都飞黑了。把一块大石头炸飞到我们灶房上,一只老水牛,一个炸弹落下来,炸成了肉渣渣。
云龙县大栗树村村民 胡红光
当时功果桥上方钢索被炸断,下方炸断了两股,就这样偏着挂在江中,所以现在看到的功果桥,下方有挡板,上方没有,上方的挡板被炸了以后就全部滑落到江中去了。
资料图
两座桥被炸毁后,中国军民不畏牺牲,以油桶搭建浮桥,顽强保障滇缅公路畅通。同时,昼夜抢修新功果桥,两个多月后大桥得以修复。
云龙人民不仅英勇的守护了功果桥,在滇缅公路的修筑过程中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云龙县文化研究人员 张沙琳
当时所用的是一些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如锄头、粪箕、竹篮等,用的是最原始的黑火药。云龙修筑的五个段落都是在崇山峻岭里,在悬崖峭壁上,所以施工的难度非常巨大,有许多人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资料图
据《云龙县志》记载,1937年底,云龙征召1万名民工,自带口粮参与筑路,仅9个月就修筑了57公里。当时云龙全县人口仅约8万,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参与修路,死伤五六百人。
一座用鲜血守护的桥,一条用生命铸就的路,镌刻于史册、光耀于千秋。八十年后的今天,“一桥一路”的故事仍然铭记在云龙人民永不褪色的记忆中。
云龙县文化研究人员 张沙琳
抗战精神在云龙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它凝聚在桥和路之间,是融入在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功果桥和滇缅公路承载的是一方百姓的牺牲与坚守,是云龙人民危难时刻的不屈意志。桥会老、路会旧,但精神永远不朽。
来源:云龙融媒
编辑:陈丝华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