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① 吴京的“神话”开始崩塌?
② 明星光环不能抵消烂片反噬
姐妹们,晚上好哇~
谁能想到,2025年的暑期档临近收尾,竟然还闹出这样一出“笑话”。
由吴京参与出品的电影《再见,坏蛋》,仅上映6天就草草撤档,票房停在了可怜的26.7万。
要知道,这数字连一些小成本网大都比不上,甚至单日票房一度跌到5000元,排片占比不足0.1%。
官方给出的撤档理由是“寻常日子遇到无常”,听起来挺文艺,但观众心里明白:根本没人买票,再撑下去只会赔得更惨。
本来嘛,如果只是普通烂片,大家吐槽两句也就过去了。
可偏偏这部电影挂着“吴京出品”的名头,问题就变得微妙了。
要知道,吴京一直被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保障——《战狼2》《流浪地球》这些响当当的作品,哪一部不是几十亿起步的爆款?
结果这次,他的名字不仅没能带动热度,反而让观众觉得“被骗了”。
看过电影的观众更是直摇头。剧情模式化到极致:街头混混帮患癌小孩完成遗愿,邻里齐心上演煽情戏,桥段俗套得像二十年前的地摊小说。
更糟糕的是,制作水准肉眼可见的寒酸,布景简陋、摄影粗糙,放在院线里播映,质感甚至不如某些网剧。
偏偏它还选择硬闯暑期档,正面撞上《南京照相馆》《捕风追影》等正在厮杀的影片,结果上映不到一周就灰头土脸撤档,看上去比影片本身更“怂”。
说白了,《再见,坏蛋》不仅败在内容平庸,更败在定位错误。
它既没有足够的制作水准,也没能找到合适的观众群体,最终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院线事故”。
然而,比电影扑街更令人意外的,是吴京个人口碑的骤然下滑。
这几年,他似乎陷入了一种“烂片陷阱”:不是给《零度极限》《龙马精神》这样口碑两极分化的作品站台,就是在综艺节目里被指大男子主义。
什么“煮面不叫老婆吃”、采访时摇头晃脑的自我吹嘘,都让观众逐渐感到反感。
当年《战狼2》爆红时,吴京凭借“铁血硬汉+爱国情怀”的人设风头无两。
可随着时间推移,观众慢慢发现:他几乎把自己锁死在一个模板里。
荧幕上总是扮演军人或硬汉,现实中却被扒出代言国产手机却用苹果手机,上综艺节目对谢楠态度冷淡……
这种戏里戏外的落差,让不少粉丝感到“人设崩塌”。
有人问:吴京这是“塌房”了吗?严格来说,未必。他拍动作片时拼命敬业、满身伤痕,这些都是真实的努力,也值得尊敬。
但问题在于,他身上的傲慢气质逐渐放大——过去他说“这是好电影”,观众会信;如今他说“这是好电影”,观众第一反应却是“是不是欠了人情”。
这种信任感的流失,比票房下滑更可怕。
更尴尬的是,吴京似乎还没意识到危机。
《镖人》拍摄中途换女主角重拍,本该是件谨慎的事,却偏偏撞上这波群嘲,一旦效果不佳,很可能再次遭遇“群嘲”。
到那时,“票房灵药”的金字招牌就彻底不灵了。
观众不是傻子。靠明星光环骗一次票房可能行,骗两次三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观众的钱包越来越理性,只有作品真扎实,才能换来口碑和回报。
吴京之所以被嘲讽得这么狠,核心原因还是期望值太高。
作为“票房天花板”,大家天然把他跟优质作品挂钩,一旦出品电影质量掉线,落差感就被无限放大。
鹿晗高调认爱,终于等到这一天。
她是李现念念不忘的“初恋”,佟大为的“妹妹”,出道被嘲丑!17年后,她居然成这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