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33岁的余女士因右手食指不适前往西安高新医院皮肤科就诊,竟被查出患有“腱鞘巨细胞瘤”,这一病症也引发了大众对这种相对少见疾病的关注。
余女士最近总感觉右手食指不对劲。一年前,她食指上冒出个绿豆大小的小疙瘩,不疼不痒,便没放在心上。然而,这个小疙瘩却逐渐长大,还导致手指弯曲变得费劲。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余女士赶忙来到西安高新医院皮肤科。经主治医师张秀蕾仔细检查,这个“小疙瘩”被确诊为“腱鞘巨细胞瘤”。幸运的是,余女士就医及时,医生为她进行了手术切除,目前她恢复状况良好。
“腱鞘巨细胞瘤”知多少 易盯上中年女性
“腱鞘巨细胞瘤”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只是在日常门诊中不算多见。西安高新医院皮肤科张秀蕾主治医师借此机会为大家进行了科普。
腱鞘巨细胞瘤“偏爱”30 - 50岁的人群,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它最常“扎根”在手关节周围,像手指、手腕等部位,偶尔也会出现在脚、脚踝、肩膀等位置。发病初期,它可能只是一个绿豆大小的皮下结节,没有明显不适,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时间推移,结节会慢慢增大,可能影响关节活动,比如手指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按压时还可能有轻微疼痛感。若放任不管,少数情况下肿瘤会侵犯关节软骨,甚至破坏骨头,严重时会导致局部疼痛加剧、活动受限,还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不过其恶变概率非常低。
在治疗方面,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主要方法。医生会沿着肿瘤的包膜慢慢分离,尽量将肿瘤组织、周围的腱鞘和滑膜都切除干净,以此降低复发概率。如果肿瘤已经压迫到骨头,造成骨破坏,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刮骨术”;若怀疑有恶性可能,则要扩大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肌腱。对于复发的患者,还可考虑放射治疗来降低再次复发的风险。总体而言,只要接受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术后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不过,这种肿瘤有一定复发率,术后定期观察十分必要。
术后注意事项多 误区别踩
很多人手术后会疑惑是否要一直不动。张秀蕾医师表示,术后可根据医生建议,适当限制活动,比如避免用力弯曲手指,防止炎症水肿期肌腱受力断裂,但也不能完全不动。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才能最大程度恢复手指活动能力。此外,患者要学会自我观察,如果手术部位又出现肿块、疼痛,或者活动受限,一定要及时复诊。
张秀蕾医师提醒,手上长疙瘩不一定都是腱鞘巨细胞瘤,也可能是腱鞘囊肿、滑膜软骨瘤病,甚至罕见的滑膜肉瘤。所以,大家不要自行判断、拖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腱鞘巨细胞瘤虽为良性肿瘤,但早期易被忽视,等到影响活动才就诊,可能会增加治疗难度。尤其是30 - 50岁的女性,如果发现手、脚等关节周围出现慢慢长大的小疙瘩,不管疼不疼,都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