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被西魏拿下之后,梁王萧詧的部将尹德毅劝他:魏人贪婪残暴,今魏之精锐尽聚于此,若殿下设宴请于谨等前来,随后预伏武士干掉他们,随后分命诸将袭其营垒一个也别让他们跑!然后收江陵百姓抚而安之,对百官因才而授,王僧辩及其党写封信就能拿下,到时候回建康登基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扯淡吧!萧詧这个梁王都是西魏封的,他敢吗?果然,萧詧表示西魏那帮爷对自己不错,自己做人不能忘恩负义,毕竟当初是自己第一个向西魏第一个下跪的。
宇文泰随后立萧詧为梁主,给了他荆州界内不过三百里的地方,拿走了他的雍州之地,令其居江陵东城,置防主率兵居西城,名曰助防,实为监管。你们老萧家的招牌暂时还不能撤,先拿你当个摆设,你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哈!
这个时候,萧詧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没有用尹德毅的计策。其实也没啥好后悔的,你们老萧家连司马家都不如,“血性”两个字怎么写的都不知道了,一方面你杀不了于谨那帮老狐狸,另一方面即便你赢了这一局南梁也没救了。你们家从你爷爷萧衍开始,就知道玩行为艺术,硬不起来了哈。孩子,别遗憾了!
随后,于谨把江陵的人口十余万,还有能带走的财产,包括宋浑天仪、梁日晷表、魏相风乌、铜蟠螭趺及诸多政权象征法物,全部打包运回了长安。这种好东西,你们萧家不配拥有。
被带到长安的十余万南人,无论男女、不管官民,统统罚为奴婢。怨自己投错胎了、跟错了主子、生错了时代吧!要是真有下辈子,在地底下碰到萧衍家族的人,吐他们一脸口水,我们是支持你们的。
遥想当年,司马家那帮混蛋窝里斗,让胡马入中原,然后提起裤子走人,使得整个北境汉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偏安江南的东晋,接着奏乐接着舞,东晋唯一一个有为之君晋明帝司马绍听闻他们家的历史后,泪流满面,说自己当这个皇帝都感觉没脸面。后来,一身戎装的桓温被刘惔骂为国贼,桓温怒斥道:我若不为此,卿辈哪得坐谈……一路鸡飞狗跳至今,桓温那样的“老贼”没有了,谢安那样的坐谈文化人也全部被抓到北国去为奴为娼去了。
现在很多人骂桓温捧谢安,说句心里话,你们的良心痛吗?都知道,在文学史上,萧衍、萧统、萧纲、萧绎这南梁“四萧”是媲美曹操、曹丕、曹植那曹魏“三曹”的,但大家了解南梁的历史之后,觉得四萧有资格给三曹提鞋吗?
556年正月初一,西魏行周礼,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宇文泰为太师、天官大冢宰;李弼为太傅、地官大司徒;赵贵为太保、春官大宗伯;独孤信为夏官大司马;于谨为秋官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冬官大司空,其余百官,皆仿《周礼》。
啥意思呢?宇文泰这是在搞超级模仿秀,向周礼看齐,一点一点地把西魏打造成华夏正统。等西魏的礼仪大班子搭建完毕了,他就是众望所归的天命之子了。
讽刺呀!那么多饱读史书的汉人,最后还没有一个鲜卑胡人体面和讲究。
如果历史轨迹就这样循序渐进,也许我们后面看到历史就不是那个样子了,隋唐大概率就不会出现了。只是命运之神早已在冥冥中安排好了一切,一辈子隐忍地发展壮大的宇文泰要遭天妒了,跟他的一生之敌高欢一样,要带着无尽的遗憾走人了。
其实这个时候,宇文泰是可以改朝换代了,因为所有的要素他都具备了。但是宇文泰一直没有迈出那一步,主要是因为他还有最后一件大事没有确定下来,那就是接班人的事情。
有些朋友会说,其实接班人完全可以等到宇文泰当了皇帝之后再确立。其实不然,因为称帝之前确立接班人和称帝之后再去确立接班人,从阻力和矛盾上去讲,那是两个概念。立世子和立太子,能一样吗?
宇文泰当时有两个比较合理的候选接班人,一个是庶长子宇文毓,一个是嫡长子宇文觉。
宇文毓时年23岁,优势是正在年富力强的年龄。但劣势在于他娶了独孤信的闺女。宇文觉时年15岁,是宇文泰之前娶了孝武帝妹冯翊公主为正妻(元修西逃的时候为了拉拢宇文泰,把妹妹嫁给了他)后所生,优势在于身份是正妻所生的嫡子。宇文觉还娶了西魏帝元宝炬之女晋安公主为妻。根正苗红!
其实按照胡人的风俗习惯,对于“嫡子”这个身份就不怎么讲究,比如北魏很多皇帝都不是什么正妻所生,而是以长子继承为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宇文毓的继承概率其实是很大的。
但是,不好意思,宇文毓,因为你的老丈人太吓人了,所以你爹没法爱你。
独孤信和宇文泰之间的恩怨,咱们之前介绍过一些,各有对错、相互伤害吧,独孤信一直对宇文泰心怀异志,而宇文泰也一直对独孤信严防死守。
自540年,独孤信就被宇文泰扔在陇右了,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下过一次陇山,就是当年的邙山之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能怪宇文泰,独孤信的忠诚度确实太低了。宇文泰在邙山之战把他调回前线,其实也是不放心把他放在大后方。这货可是一有情况就能丢下部队去抢占长安的主!
我们可以怀疑独孤信的人品,但永远不要怀疑他的能力。这货在哪里都能干得有声有色,业绩出众,还善于带队伍,有点类似于解放军中的某某某。独孤信在陇右任劳任怨,将陇右打造成了模范军区,这块最爱闹革命的地方不仅不闹了,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好了,还吸纳了数万家流民。
独孤信本来名叫独孤如愿,挺有寓意的一个名字。但可能这个寓意让宇文泰觉得不爽,一见独孤信把陇右治理的那么好,便给独孤如愿改名成了独孤信。你别如愿以偿了,还是踏踏实实地诚实守信吧!
在这期间独孤信还先后去岷州、凉州平叛,人家到了就平,到哪都好使,立竿见影。
548年,独孤信进位柱国大将军,因守洛阳、破岷州、平凉州等功增封,五子俱封侯。
独孤信在陇右多年乞求还朝,宇文泰始终不许,最终在550年宇文泰才让独孤信东征下陇山,随后回朝做了尚书令。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问,宇文泰既然这么不信任独孤信,为什么还要一路给他加官进爵?为什么不找茬杀了他?凡是提出这类问题的朋友,大概率都是没玩过什么高端局的。杀人是需要理由的,立功是必须要封赏的,真正的体面人、大人物其实都不会用自己的情绪去替代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即便要行使特权也会特别讲究的。
独孤信资历老、人脉广、能力强、功劳多,还特别会夹着尾巴做人,即便犯错也不留下把柄,所以让宇文泰对他极为头疼。
咱们来看看西魏八柱国的受封时间,实际控制人宇文泰和宗室吉祥物元欣是第一批当选的,独孤信和猛男李弼(李密反隋跟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哈,因为隋唐历史不写了,所以提醒一下大家)是第二梯队于548年加封的,赵贵、于谨和侯莫陈崇都是549年加封,李虎垫底是550年入选的。所以大家看到没?独孤信是真压不住!
独孤信为什么压不住?原因其实之前也介绍过了,这货只要给他时间和空间,他就能给你创造“奇迹”出来,杨忠、韦孝宽等一大堆历史大咖其实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总之,你别给带队伍的机会,要是敢给,我就能带出一帮牛人来,你把这帮牛人从我身边夺走也无所谓,总会有人记得我这个老领导的。以后,请大家叫我独孤校长!
另外,独孤信还特别能生,六个儿子七个闺女打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姻亲关系网,“史上最强岳父”可不是浪得虚名。
综上所述,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这个年龄具有巨大优势的孩子成也老丈人、败也老丈人,一方面很多武川集团的大咖纷纷在他身上下注,另一方面他爹从来不敢真正相信他。
宇文泰在这一年三月决定正式确立继承人,并当着百官的面直接向独孤信开炮:我想立嫡子为世子,但担心大司马对此有疑心,该咋办呢?
这话其实相当于宇文泰公开对独孤信宣战了!可是,很多武川大佬都默不作声,只有宇文泰的心腹尚书左仆射李远(猛男哈,作战特别不要命)主动站出来怒吼:自古以来,都是立嫡为先,谁要是敢废话,我就砍了谁,独孤信也不行!
然后,李远还真就把刀拔出来了。宇文泰赶紧忙站起来道:不至于不至于!独孤信也赶紧表忠心,李远这才把刀收起来。
就是靠着这种恐怖威胁,宇文泰才强行把宇文觉立为世子的。
但是,个人觉得宇文泰这事还是办得欠考虑,因为像独孤信这样的大咖,是不能直接威胁的。最应该采取的方式是背后谈判,要让他主动公开表态。不能让他觉得他是被逼的,然后大打同情牌。
宇文泰死后不久,当初拥立他的武川大佬就倒向了独孤信,然而宇文泰钦点的“守村人”宇文护杀赵贵时眼都不带眨的,但却不敢直接拿独孤信怎么样。后面是宇文护这孩子确实比较能干,费了好大劲、拐了好大弯才把独孤信给逼自杀的。
宇文泰,你摊牌摊早了!
这事散会之后,特别搞笑的事情又出现了,在朝堂拔刀的李远退朝后找到独孤信说:今天碰见大事不得不杀你,你别介意哈!
独孤信回谢,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得亏您才让大事尘埃落定。你把宇文觉的继承权给夯实了,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了。
宇文泰看似又赢了,可是最终老天自有剧本,他刚定完继承人后没过半年就在北上巡边的路上突然间得了病,病情急剧恶化。他跟高欢一样要仓促下线了。
宇文泰这一年刚刚50岁,假如再给他十年时间,中国的历史走向可能会完成一个“从周到周”的千年大循环。可是,这一切都不容假设!50岁的雄主跳过23岁的长子把产业交给15岁的嫡子,是对是错,说得清楚吗?十年后可能说得清楚,但是这个时候根本说不清楚。
所以,咱们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就从小去培养他,一直要等到他可以独立行走的时候才撒手,仓促之间塞给他的东西其实都不能叫财富。
由于宇文觉年纪太小了,宇文泰派驿马传令急召侄子宇文护,宇文护赶到后宇文泰对他说:我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外寇很强,天下之事就委托你了,你要完成我的遗志。
十月初四,宇文泰于云阳驾鹤西去。十月初五,15岁的世子宇文觉继位,接班为太师、柱国、太冢宰镇守同州。
宇文护时年44岁,虽然被宇文泰倚重,但威望毕竟不够,老同志们都想执政根本不服他,于是宇文护找来了宇文泰的最嫡系大佬于谨,时年64岁八柱国中岁数最大的于谨说:你别管了,到时我跟那帮拼了,你一定不能退让!
随后,西魏开始选举当家人,于谨率先发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山公宇文觉都当仁不让要全权处理军国大事。
因为于谨言辞比较狠厉,无人敢当面反对。宇文护立马表示,这些其实是他们宇文家的家事,自己责无旁贷,虽然能力有限,但也要勇于担当,这个辅政工作自己接了。
于谨作为宇文泰的平辈,之前宇文护见面时是要对于谨跪拜的,这次选举大会于谨却带头跪了宇文护,就此群臣被于谨绑架的拜了宇文护。宇文护的“江湖地位”被强推上去了。
宇文护由于辅政西魏是没有合法性,于是加速了改朝换代.,他辅政他的堂弟宇文觉才说得过去嘛!十二月十七,宇文觉被封为周公。十二月三十,魏恭帝禅位。557年正月初一,周公宇文觉即天王位,柴燎告天,追宇文泰为文王,封魏恭帝为宋公,以木德承魏水,行夏立法。
无论是战国魏、曹魏、北魏、东魏还是西魏,“魏”这个国号至此跟我们告别了。但是,我们不要悲伤,不要留恋,宇文泰用他一生的稳打稳扎,把天下一统的希望时隔数百年再次带到人间。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能限制住英雄的,永远只有时间(寿命)。这一点,袁绍、曹操、桓温等等,一定都是深有体会的。如果宇文泰再多活十年,独孤信再如何长袖善舞,也不可能改变历史的……但是,一切就是按既定剧本走的,来吧,陈霸先和你的岭南兄弟,再抓住时间,狂欢一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