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我国有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约三分之一可能面临失明的风险?糖尿病并不仅仅是血糖指数的高低,它更是一把对准全身血管的“无声手枪”,而眼睛,尤其是视网膜,往往是最先被击中的靶子。许多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匆匆就医,却为时已晚。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提醒,糖尿病眼病造成的视力损伤是不可逆的,守住光明,必须从知晓与定期检查开始!
沉默的“视力小偷”,为何失明发生时已为时已晚?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血糖高”,其并发症无非是手脚麻木、肾功能受损等。然而,对眼科医生而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更为棘手和普遍的难题,它因此得名“沉默的视力小偷”。“临床上我见过太多令人痛心的案例,”陈少军教授分享道,“我遇见过一个五十岁出头的企业家,患糖尿病十年,自恃身体强壮,从未规律监测血糖,更未做过眼科检查。直到有一天开车时,他突然发现前方道路‘缺了一块’,来院检查时,已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增殖期,并伴有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和黄斑水肿。尽管我们全力救治,保住了他部分视力,但最佳的矫正视力也仅有0.1,驾驶、阅读等精细活动再也无法进行,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患者视力依旧清晰,生活不受任何影响。但高血糖的“糖毒性”正在悄然侵蚀视网膜上的微小血管,导致血管壁受损、渗漏、甚至闭塞。这个过程犹如一段水管长期被腐蚀,开始是缓慢渗水(眼底渗出、水肿),继而管壁变脆、堵塞(眼底缺血),最终为了自救,会长出新的、但异常脆弱的“替代血管”(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导致玻璃体大量积血,或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瞬间夺走光明。
守住光明防线,专家给出的“防偷指南”
面对这个狡猾的“小偷”,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陈少军教授强调,守住光明的战略核心是“防大于治,早筛早治”。守住光明最严格的一步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然后是建立“眼底年检”制度,切勿“凭感觉”判断病情,建议1型糖尿病确诊后5年内必须进行首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首次眼底检查。若无视网膜病变,每年检查1次;已有轻度病变,每6-12个月1次;中度病变,每3-6个月1次;重度及以上,需遵医嘱每月或每季度复查。孕期糖尿病患者应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眼底检查,并密切随访。
一旦发现病变进展,切勿恐慌,现代医学有多种武器,如抗VEGF药物,它针对DME和新生血管的“靶向导弹”,能有效消除水肿、抑制新生血管,需按疗程注射。对于增殖期病变,可以进行全视网膜光凝(PRP),破坏缺血缺氧区域,从根源上减少VEGF的产生。另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清除严重的玻璃体积血、解除视网膜牵拉、复位视网膜,挽救晚期严重病变患者眼球的终极手段。
糖尿病或许无法彻底治愈,但由此导致的失明,是可防、可控、可避免的。重庆普瑞眼科医院现眼底病科,形成了由普瑞眼科渝贵省区总院长侯乒教授、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教授领衔的资深眼底病专家团队,提供从检查、诊断到激光、注射、手术的一站式规范化诊疗服务。医院定期举办糖尿病眼病公益讲座,助力广大糖友科学管理眼健康,携手守住每一份光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