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彻底打“疯”了。
9月3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表示。
以色列军队无人机在明知道他们动向的情况下,依旧在附近投下了4枚炸弹,其中最近的一枚距离人员、车辆甚至不足20米。
不仅如此,内塔尼亚胡还同时向加沙地区、胡塞武装、叙利亚政权、黎巴嫩真主党等势力强势喊话,声称已做好了“解放”加沙城的准备。
一时间,风起云涌,装甲车的引擎声呼啸而过,加沙地区的战火又再一次燃起......
两度袭联黎部队,以军“明知故犯”还致伤亡
9月3日清晨,联黎部队工程分队按计划清理通往马尔瓦欣村东南部据点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部队已在行动前7向以色列北部军区通报了施工范围、人员数量及车辆标识。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架以色列无人机突然出现在上空,先在距离维和人员20米处投下1枚手榴弹,随后又在100米外投下3枚。
现场视频显示,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烟尘笼罩了维和车辆,人员被迫紧急撤离。
幸运的是,首次袭击无人受伤,但联黎部队当即暂停作业。
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偶然。
2024年10月10日,以色列军队就袭击了3处驻扎在黎巴嫩南部的维和部队,并于第二天造成了2名士兵受伤、一名士兵阵亡。
两次明知故犯的袭击,已暴露以色列对联合国权威的漠视。
即便提前通报、即便维和部队无任何军事对抗行为,以军仍选择动手。
那么问题来了,以色列为何要如此针对联黎部队?
答案在野心和算计里。
2024年6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监测到以色列军队在对加沙地带的行动中,有使用重型炸弹的嫌疑,仅死亡人数就不下三位数。
这份报告成为国际社会谴责以军的关键证据,也让以色列对国际监视充满警惕。
而黎南部的联黎部队,恰恰是以色列眼中的“潜在监视者”。
当前黎南部共有1.2万名维和人员,设有数十个固定哨所和移动观察点,基本覆盖了以黎边境至利塔尼河的关键区域。
这些哨所配备高清监控、卫星传输设备,可实时记录周边军事行动。
若行动展开,联黎部队的观察点将成为直接证据,这正是以色列最忌惮的。
而除了怕“暴行被拍”,以色列对联黎部队的不满,还源于其在黎南部战场上的现实困境,维和部队的存在,正直接阻碍其军事行动的推进。
尽管以军在黎南部部署了4个主力师。
但自2025年2月底展开行动以来,仅在马尔瓦欣村、宾特朱拜勒镇等少数区域取得进展,推进距离不足5公里。
导致进展缓慢的关键,正是联黎部队控制的交通要道。
这些公路是装甲部队快速突进的必经之路,但联黎部队按维和协议设置了检查站,禁止任何一方武装力量未经许可通行。
综上,可以看出以军的目的其实很清晰,就是为了通过近距离“恐吓”来逼退维护部队,来达到自己可以“下黑手”的目的。
这时可能有网友有问了,一个在世界地图上乍一看都找不到的国家,为何就如此敢打呢,真不怕遭到反噬吗?
答案是有顾虑,但确实也有恃无恐。
以色列的首要底气,就来自欧盟的分裂无力。
其实,欧盟的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早就谴责过内塔尼亚胡,并谴责他一手搞出的加沙饥荒问题。
但德国、匈牙利却明确反对通过谴责决议,认为应优先考虑以色列的安全需求。
而他们在中东问题上的分裂,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以军更多的极端行为。
更能体现以色列“底气”的,是其对法国的公然对抗。
8月28日,马克龙宣布在给内塔尼亚胡写信时就曾表示,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决定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弹。
他们表示马克龙若坚持承认巴勒斯坦国,就别想踏进以色列领土。
法国的口头抗议,反而让以色列确认,即便对抗西方盟友,也不会付出实质代价。
而除了国际社会的约束失效为以色列提供了外部底气。
国内的局势控制,也为这种“疯狂”提供了内部支撑。
以色列政府正通过强硬手段压制反对声音,同时拒绝任何可能缓和冲突的提议。
2025年3月8日,耶路撒冷爆发了自以黎冲突升级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
约5000名民众聚集在总理府外,手持“停止战争,带回人质”、“不要让更多士兵送死”的标语,其中包括200多名被扣押人员的家属。
示威人群在靠近内塔尼亚胡住所的居民区点燃垃圾桶,火势蔓延至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
以色列政府的反应极为强硬。
哪怕哈马斯已表达过了全面停火的意愿,可内塔尼亚胡却熟视无睹,执意要将加沙城彻底“解放”。
对内压制反战声音,对外拒绝合理停火,以色列政府的强硬姿态已走向极端。
它既无视国内民众的和平诉求,也不顾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只愿按自己的激进逻辑推进冲突。
这种“一条路走到黑”的做法,正是其“疯狂”本质的最直接暴露。
从黎南部两次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到加沙地带拒绝停火、威胁“抹平”城市,从对抗欧盟盟友、无视国际法约束,到压制国内反战声音、推行极端政策。
以色列近期的一系列行为,已突破了战争伦理与国际秩序的双重底线。
国际社会的分裂让它无惧外部约束,国内的高压统治让它能忽视内部反对,而对“安全优势”的过度迷信,让它误以为可以通过武力解决一切问题。
但历史早已证明,靠暴力与对抗无法换来和平。
以色列在黎南部、加沙的激进行动,只会加剧地区仇恨,让更多人卷入冲突。
而对国际规则的践踏,终将让它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如今,以色列的“疯狂”正冲击着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若维和部队的安全无法保障,若国际法的约束形同虚设,未来的地区冲突或将更加残酷,人类共同守护的和平底线,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约束以色列的激进行为,重建中东地区的和平框架,已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紧急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