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9月5日,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聚焦科技助残,以“科技赋能·共享福祉”为主题,在办展规模、展示服务水平、国际化水平上实现了新的提升。
据悉,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关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功能障碍人群辅助器具及康复、护理等专业设备的国际性展会,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
作为服务辅助器具产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设展区22000平方米,按产品功能,设置助行移动辅具、假肢及矫形器、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儿童康复、养老与无障碍设施、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七个展区,将汇聚来自国(境)内外的400余家企业和服务机构,集中展示超1万种科技助残创新产品,全方位展示用于残疾人、失能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学、娱等方面的先进用品用具、设备和技术。
为促进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展会还将首次开设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大舞台,举办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为国内外企业打造辅助器具创新产品发布平台。据悉,将有80余家企业的超百种产品分5个场次进行发布,包括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导盲眼镜、智能导盲犬、AI手语翻译设备、智能轮椅、智能假肢等,集中呈现近年来,助残科技创新成果和创造残疾人美好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辅助器具是帮助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补偿、替代、重建功能以及适应环境的各类软、硬件产品的统称,对改善残疾人功能,减轻照护依赖,促进残疾人享有更加健康、独立、富有尊严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和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辅助器具需求巨大。
记者了解到,本届福祉博览会更加突出无障碍特色,博览会聚焦主要服务对象,制订了专门的无障碍建设方案,加强展会无障碍服务,力争使各类功能障碍人群都能全程独立观展。同时,作为国际性展会,福祉博览会注重推动辅助器具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国(境)外企业参展和辅助器具相关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辅助器具专业人员观展。截至目前,已明确有来自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瑞典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国际企业和机构参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