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局长赵凯办公室的书柜里,摆着一个精致的水晶奖杯,上面刻着 “年度环保攻坚先进个人”。这是他刚担任局长那年,带领团队打赢 “蓝天保卫战” 获得的荣誉,也是他最珍视的东西 —— 每次看到奖杯,他都会想起自己刚上任时的誓言:“要用手中的权力,还老百姓一片蓝天、一汪清水。” 可谁也没想到,五年后,这把曾助他实现理想的权力之剑,会反过来将他推向深渊。
赵凯是从基层环保站一步步干上来的,深知环境污染对老百姓的危害。刚担任局长时,市里的化工园区是环保治理的 “硬骨头”—— 十几家化工企业长期偷排废水废气,周边村民投诉不断,却因为企业 “纳税大户” 的身份,一直没人敢动。赵凯上任第三天,就带着执法人员进驻化工园区,一家家企业排查,发现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拒不整改的企业,直接查封生产线。
有个年产值过亿的化工企业老板,托了不少关系找到赵凯,还送来一张五十万元的银行卡:“赵局长,通融一下,我们马上整改,别影响企业生产。” 赵凯当场把银行卡退了回去,语气坚定:“整改不是说说而已,必须达标才能复产。要是因为你们偷排,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就算纳税再多,也得停!” 最终,这家企业花了两百多万元升级环保设备,达标后才恢复生产。
那一年,市化工园区的废水废气排放量下降了 80%,周边村庄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村民们特意给环保局送来了锦旗。年底,赵凯获得 “年度环保攻坚先进个人”,领奖台上,他握着奖杯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所有环保工作者的功劳,更是权力赋予我们的责任 —— 只有用好权力,才能守护好老百姓的生态家园。” 那时的他,坚信权力是实现理想的工具,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武器。
随着环保治理成效越来越显著,赵凯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身边围着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企业老板请他吃饭,有下属想通过他晋升,还有人找他帮忙解决环保审批问题。起初,赵凯还能坚守底线,可久而久之,他渐渐习惯了这种 “众星捧月” 的感觉,对权力的认知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 “破例”,是为了帮老同学的忙。他的大学同学王磊开了家环保设备公司,想参与市里的 “污水治理设备采购项目”,可公司资质不够,不符合招标要求。王磊找到赵凯,抱着他的胳膊说:“老同学,就帮我这一次,以后有好处肯定忘不了你。” 赵凯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 他悄悄让下属修改了招标条件,让王磊的公司顺利中标。
项目结束后,王磊送来一辆价值三十万元的轿车,说是 “感谢费”。赵凯起初不肯收,可王磊说:“这是咱们同学间的情谊,不是行贿,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赵凯半推半就收下了车,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 —— 他第一次意识到,权力不仅能用来办好事,还能轻易满足个人欲望,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是责任,一面是诱惑。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赵凯开始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企业老板请他吃饭,他不再拒绝;下属送的土特产,他照单全收;甚至有人找他帮忙违规审批,只要给的 “好处” 足够多,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市开发区有个印染厂,长期超标排放污水,被群众多次举报。执法队查到后,准备对其进行重罚并责令停产。可印染厂老板找到赵凯,送来了一张一百万元的银行卡,还承诺每年给他 “分红”。赵凯看着银行卡,想起了当年化工园区的整改,想起了老百姓的期待,可最终还是抵不住诱惑,让执法队 “从轻处理”,只罚了款,没让企业停产。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议论纷纷,执法队的老周找到赵凯,语气沉重地说:“赵局,您以前不是这样的,您忘了咱们当初的誓言了吗?要是咱们都把权力当谋私的工具,老百姓还能相信咱们吗?”
赵凯却不耐烦地说:“老周,你管好自己的事就行,别管那么多。印染厂是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停产了会影响就业,我这也是为了大局考虑。”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自己不过是在为贪腐找借口。
权力带来的欲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赵凯不仅收受贿赂,还开始插手环保项目招标,把项目交给给自己 “好处” 多的企业,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安排工作。他的妻子原本是普通教师,在他的运作下,调到了市教育局当科室主任;他的侄子没什么学历,却进了环保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还当上了部门负责人。
身边的人看在眼里,却没人敢多说什么 —— 赵凯掌握着环保审批、执法的权力,谁要是得罪了他,轻则被调岗,重则被穿小鞋。只有老周,还在坚持原则,每次遇到违规审批的情况,都会据理力争,可每次都被赵凯以 “大局为重” 挡了回去。
转折点发生在去年的 “河流污染事件”。市辖区的母亲河突然出现大量死鱼,河水变黑发臭,周边村民无法正常生活,纷纷向省里举报。省里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市里调查,很快就查到了问题根源 —— 几家造纸厂长期偷排废水,而这些造纸厂的环保审批,都是赵凯违规批准的,他还收受了企业老板的巨额贿赂。
调查组找赵凯谈话时,他还想狡辩,说自己是 “被冤枉的”,可当调查组拿出他收受贿赂的银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还有违规审批的文件时,他再也无法抵赖,瘫坐在椅子上,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我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组织的信任……” 赵凯的声音哽咽,他想起了自己刚担任局长时的誓言,想起了那个刻着 “先进个人” 的水晶奖杯,想起了村民们送来的锦旗,心里充满了悔恨。他终于明白,权力这把双刃剑,一旦用错了地方,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毁灭自己。
最终,赵凯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没收全部违法所得。他的妻子和侄子也受到了牵连,被免去职务,接受调查。环保局的同事们得知消息后,都感慨万千 —— 曾经的 “环保英雄”,就这样栽在了权力的诱惑里。
老周在整理赵凯的办公室时,看到了那个水晶奖杯,上面落满了灰尘。他轻轻擦去灰尘,看着奖杯上的字,心里一阵难受。他想起赵凯刚上任时的意气风发,想起两人一起在化工园区排查污染的日子,忍不住叹了口气:“权力本是好东西,能帮老百姓办实事,可要是没了底线,就成了害人的利器啊。”
这件事之后,市里加强了对环保系统的廉政建设,完善了环保审批、执法的监督机制,还开展了 “权力观教育” 活动,让每个环保工作者都明白 “权力是把双刃剑” 的道理。老周也因为坚守原则,被提拔为环保局副局长,他常常在会议上跟同事们说:“赵凯的教训,我们每个人都要记在心里。权力是组织和老百姓给的,只能用来为老百姓谋福利,要是用来谋私利,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如今,市母亲河的水质已经恢复,河水清澈,鱼虾重现,周边村民又能在河边散步、洗衣。每当老周路过河边,看到老百姓脸上的笑容,都会想起赵凯的故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 要握紧权力这把剑,用它守护好老百姓的生态家园,绝不让权力成为欲望的工具。
权力是把双刃剑,它能让你实现理想,为百姓谋福;也能让你迷失自我,走向深渊。赵凯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官场中权力与欲望的博弈,也提醒着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只有坚守初心,守住底线,才能用好权力这把剑,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