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西兰先驱报》健康版报道,一项发表于《PLOS One》的研究警告,如厕时使用手机会显著增加痔疮风险。
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对125名患者的分析显示,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的人群痔疮发生率比短时使用者高46%,而65%的美国人承认有卫生间使用手机的习惯。 马桶上的“数字陷阱” 研究负责人切坦·兰普拉萨德(Chethan Ramprasad)指出:“人们并未意识到手机正在延长如厕时间。数据显示,手机使用者平均如厕时长是无手机组的2.3倍,且7%的非使用者能控制在5分钟内,而手机组这一比例仅为37%。” 更关键的是,传统认为的“排便用力”并非主因——研究调整混淆因素后发现,久坐本身比 straining 对痔疮形成的影响更大。
“马桶坐姿会使直肠静脉压力增加3倍,超过5分钟后,静脉充血风险呈指数级上升。”胃肠病专家特里莎·帕斯里查(Trisha Pasricha)解释。 隐形的健康代价 痔疮虽非致命疾病,却带来沉重负担: 美国每年痔疮治疗费用达7.7亿美元,140万人接受治疗 50岁以上人群中近半数受此困扰 仅5%美国人达到每日膳食纤维推荐量(女性25g/男性30g)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教授Jessica Dahmus建议:“将如厕时间严格控制在5-10分钟,绝对不要带手机进卫生间。同时每天摄入25-30g纤维,多吃豆类、全谷物和绿叶菜,可使痔疮风险降低60%。” 这项研究为“卫生间数字戒断”提供了医学依据——下次如厕时,不妨把手机留在门外,给肛肠多一份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