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毛主席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当过小学教员,他认为自己教员的身份应该排在所有身份前面。
可是却有这么一个将领,让毛主席可以自愿承认,对方的教学水平不亚于他,甚至可能比他还强。
黄浦军校里的学霸
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此人都是毛主席的军事高参,虽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过,但却始终在幕后出谋划策,总览全局。
1904年,郭化若出生在福州,据说祖上当过清朝的翰林院学士,到了他爹这一辈虽然还算是书香门第,只不过早就家道中落了。
因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原因,郭化若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读书,也许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困潦倒,直到14岁才被送去小学。
因为有父母打下的基础,小学读了两年之后他就顺利毕业,去读中学。
知识分子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可是无奈,在读了两年中学之后,穷苦的家境实在供不起了,郭化若只能跑去广东打工去了。
虽说中学还没读完就辍学了,可在那个文盲率超过90%的年代,郭化若也算是知识分子,已经可以靠替人代写书信、抄稿、写碑文这些杂活维持生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郭化若很可能就这么蹉跎半生,成为下一个孔乙己。
可那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郭化若凭借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先是进入国民党军队当一个书记员。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25年,21岁的郭化若怀着报国之志,考入了声名显赫的黄埔军校。
当时正值北伐战争时期,有志青年都希望能够进入黄浦深造,在当时报考的3000名考生里,郭化若以第一名的成绩遥遥领先,尽显小镇做题家的天赋。
在这所培养了无数名将的军事学府里,郭化若如鱼得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天赋和学习能力。
他的优异表现很快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他对这个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的学生格外赏识。
毕业后,蒋介石甚至亲自挑选郭化若担任自己的秘书,这对于出身寒微的郭化若来说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然而,面对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郭化若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婉言谢绝了蒋校长的好意。
郭化若并不是一个迂腐的知识分子,对于人情世故也绝非一窍不通,他之所以拒绝蒋介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当时已经加入了共产党。
他认为只有共产党所代表的马列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就这样,郭化若放弃了成为国民党的机会,而是走上了另一条充满挑战但更加光明的道路。
毛主席的军事高参
对于这个人才,我党高层也十分重视,在长征之后,郭化若更是成为了毛主席身边重要的军事顾问,负责帮助出谋划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损兵折将。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论持久战、游击弱敌的正确战略方针,但国民党方面却始终都不拿中共的建议当回事。
毛主席当年在北伐战争期间也和国民党有过不少接触,没思考多久就察觉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些国民党的军官是不认同马列主义的,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他们不仅听不进去,还将这种思想视为洪水猛兽。
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觉得需要学习和宣传古代兵法,说服国民党军官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去和日军搞阵地战。
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具备极高的军事理论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功底,非郭化若莫属。
而郭化若很快就交出了一份让毛主席满意的答卷。
他先是分析了赤壁之战刘备联合孙权击垮曹操的战例,又拿战国时期齐国战略大反攻燕国的即墨之战套用在如今的抗战之上。
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指出如今抗战的情况是"团结存、分裂亡"。
郭化若的文章成功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对于这个黄浦四期第一的军事分析他们还是很信服的,可是在蒋介石的“微操”之下,他们同样也是身不由己。
1939到1940年期间,郭化若又跑到延安抗日军政次学教授“战略学”,掌握正确的大战略方向是一个参谋必备的素养。
当时毛主席在党内的威望已经很大了,不少同志希望能够让他亲自教授这门课程,毛主席笑道:“你们放心,他授得不亚于我。”
毛主席这辈子最骄傲的身份就是教员,能让他说出这句话,可实在是不容易,也足可见郭化若的水平之高。
结语
1955年,在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按照郭化若的资历和贡献本来是可以授予上将的。
可是郭化若却坚持认为,自己不过是纸上谈兵,大半辈子搞得都是理论教学,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功绩,所以坚持不肯接受,后面才把他改成中将。
不过这些可都是他的自谦之词,要知道他是我军将《孙子兵法》研究得最透彻的理论家。
虽然军队的装备日新月异,可直至今天,郭化若的军事理论依旧没有过时,在指导着军队。
参考:
谁是毛主席的高参?毛主席: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红色文化网
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郭化若 - 福建黄埔将帅 - 抗日战争纪念网
郭化若 - 维基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