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在3年前就有咽喉肿痛的不适感,一开始就医检查时,医生认为是咽炎,于是便给她开了很多消炎药来进行调理,但在进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又过了几个月,病症依旧日渐加重,痰液也异常增多,之后,她便自行摸索中医知识,最终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找到了一剂诊治良方,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后,相关症状便得到了很好地缓解。
其实,这名患者所患有的病症是少阴咽痛,主要是因寒凉郁闭所致,而早在千年前,名医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给我们留下了解决的办法,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而这名患者后来所使用的方剂就正是半夏散及汤。
关于名为半夏散及汤的方剂,其实在很多医家书籍里均有记载,比如《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而张仲景的半夏散及汤,其药材配伍非常简单,只用到了三味中药,分别是桂枝10g、半夏10g以及炙甘草10g,具有散寒通阳,涤痰开络的效果。
其实,针对目前常见的咽喉肿痛病症,大家多会选用具有寒凉清咽的中药来进行治疗,由于致使寒邪外束久久不愈的患者较多,而方剂里的半夏和桂枝具有温性,所以,在临床上的受重视程度才不是很高。实际上,古今医家对这一方剂多有论述,清代名医尤在泾就说过,由少阴引起的咽喉肿胀,用甘味药材往往不能缓和,必需要用辛散的药材来加以改善,“寒不能除者,必以温发之”,此外,在《黄帝内经》里也有着“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说法,半夏散及汤,甘辛相合,而且辛胜于甘,不仅能将身体里的寒邪祛除,同时也能驱散咽喉里的热邪。
那么,这三味中药究竟是如何改善咽喉病症的呢?首先是半夏,半夏是天南星植物半夏的块茎,最早的入药记录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这味中药是温化寒痰的要药,药性辛温,但具有毒性,主要归入脾胃经和的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外用还能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半夏的降逆作用很强,而且辛开散结、化痰消痞,除了在这半夏散及汤里有这一功效的体现,在《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中也同样有所体现,将半夏和紫苏、厚朴、茯苓等中药一同使用,就可以用于梅核气、气郁痰凝证的治疗和改善。
桂枝这味中药算是张仲景的常用药材之一,桂枝具有辛温药性,可以温阳通脉,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说过桂枝可“治一切风冷风湿”,不过,桂枝虽然很常用,但也有不适宜的时候,由于其辛温助热,容易动阴动血,所以,凡是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病症,那么最好不要使用此药,此外,孕妇以及女性月经量过多时,也要谨慎使用这味药材。
最后这味药材便是甘草,它作为中医里的“国老”,药性缓和,既可以补益中焦,也能够调和药性,而且与桂枝合用,辛甘化阳,这样也将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化生。
就这么一个三味药的古方,方法虽然很土,但保护嗓子特别好,连续喝3天,越喝越润,越喝嗓子越好。而且此方对组成很简单,对于喉痹、咽痛等病症的改善,通常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使用时,大家也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症状,酌量加减其中的药材,以便于更好的改善病症。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