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报告显示,2025年加沙地带流离失所人数突破210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高层罕见对外同步发声,坚决支持“两国方案”。国际舆论场骤然升温,一场地缘博弈的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国际动向骤变,巴黎与北京罕见同调
夏末的中东局势并未因烈日而平静。8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沙特王储的通话一经曝光,欧美多家主流媒体立刻聚焦。9月22日,纽约将迎来一场由法沙共同主持的“两国方案”国际会议,这一时间节点引发全球战略分析师的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也在同期发布声明,坚决主张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推动巴以双方恢复直接谈判。
今年5月至8月间,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就加沙人道危机召开紧急会议。法国、英国、美国、中国四国表态各异,唯有中法立场完全趋同。法国外交部最新文件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军事进攻、吞并、人口转移都无法阻挡“两国方案”的历史进程。这一罕见的政策一致性,为国际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变量。
“两国方案”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局
“两国方案”概念远非新生事物。1937年,英属巴勒斯坦问题调查委员会首次提出分治设想。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两国共存”框架正式写入国际法。但在过去近80年间,方案始终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2025年8月,国际危机组织(ICG)发布的数据指出,仅2024年下半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新增定居点住宅接近1.2万套,创下2016年以来新高。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报告显示,定居点扩建已成为影响巴以边界划定的最大障碍之一。耶路撒冷地位、巴勒斯坦难民归返、内部派系分裂,这三大难题持续困扰“两国方案”前景。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8月报告分析,拜登政府虽多次呼吁以巴重启对话,但实际政策重心仍偏向以色列安全。从2023年至2025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总额已累计突破90亿美元。美国的立场,某种程度上成为方案推进的“隐形天花板”。
立场坚决,法国的多重考量与中法共识
法国总统马克龙之所以在此时高调发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国际考量。首先,法国在欧洲内部面临移民、能源和安全多重压力。欧盟2025年8月最新民调显示,52%的法国受访者认为中东和平有助于缓解欧洲难民压力。法国政府希望通过推动“两国方案”,在欧盟内部进一步巩固自身外交领导地位。
其次,法国经济与中东能源紧密相连。2025年上半年,法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占比高达38%。巴黎亟需稳定地区局势,以保障能源安全和投资环境。第三,法国始终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居。推动“两国方案”,既能彰显其国际道义担当,也能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中国的态度同样不容忽视。2025年8月,中国特使多次穿梭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之间,为推动双方对话搭建平台。中国外交部明确提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现实出路。值得注意的是,中法合作不仅止于外交表态。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法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议题共同投票的比例高达93%。这一罕见的战略协作,为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区局势复杂,现实挑战前所未有
以色列国内的强硬派势力持续壮大。2025年8月,以色列议会通过新一轮定居点扩建法案,引发巴勒斯坦方面强烈抗议。国际媒体广泛报道,西岸局地冲突频发,8月单月伤亡人数超过400人。
耶路撒冷问题依然棘手。以色列政府坚持将整个耶路撒冷作为“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方面则誓言“东耶路撒冷是未来国都”。8月中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呼吁各方尊重耶路撒冷的宗教多元性,防止激化宗教矛盾。
巴勒斯坦内部同样四分五裂。哈马斯和法塔赫之间的对立不断加剧,8月加沙地带内爆发数次大规模示威游行。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依旧悬而未决,联合国数据显示,2025年8月登记在册的巴勒斯坦难民人数已超过600万。
国际因素同样错综复杂。美国对以政策持续偏向,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阿拉伯国家立场也在悄然调整。阿联酋、巴林等国近期与以色列的经贸互动逐步升温,为地区局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多边博弈,国际社会的作用与未来展望
联合国、欧盟等多边机制在推动“两国方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5年8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重申,欧盟坚定支持以联合国决议为基础的“两国方案”,并呼吁为巴以双方提供更多经济与安全支持。法国在联合国、欧盟框架下积极推动多边外交。马克龙多次在国际场合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强调对话与妥协才是解决中东难题的唯一途径。中国则持续通过多边平台为巴以双方搭建对话桥梁。联合国安理会8月例会中,中法代表几乎在所有相关议题上立场一致。‘
区域经济合作与民间交流成为新突破口。法国提出“地中海经济带”概念,倡导以经济互联带动地区和平。中国则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东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助力改善民生。科技创新也成为促进和平的新利器。
2025年8月,法国与阿联酋联合发起“数字和平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冲突各方在线沟通,减少误解与对立。人道主义援助持续发力。法国、德国联合捐助1亿美元,用于加沙及约旦河西岸的人道救援项目。中国则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追加5000万美元紧急援助。多国共同努力,为缓解加沙地带的民生危机注入新动能。
前景未明,但希望仍存
巴以“两国方案”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关乎全球安全与地区未来的核心命题。2025年9月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或许无法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难题,但中法的超强共识与多边国际合作,为未来注入了新希望。
地缘政治的棋局远未终结,但每一次坚决的表态、每一次实际的外交努力,都在为和平积蓄力量。国际社会的关注、各方的艰难妥协、科技与经济的持续投入,将决定“两国方案”能否真正走出历史的幽谷,照亮中东的明天。
参考资料:闪评|马克龙:任何行动无法阻止“两国方案” 9月将再与沙特联袂主会
2025-09-03 19:51·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