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预报总被打脸?八成不准成常态?气象专家:这背后原因真不简单!

0
分享至

据媒体报道,气象专家坦承暴雨预报准确率确实不高,强降水预报的不准确率高达80%,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有点扎心。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早上看天气App显示"多云",信心满满地穿着白T恤出门,结果刚走到地铁口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成了落汤鸡。或者相反,预报说有大雨,你撑着伞等了一整天,天空却蓝得像洗过一样。

现在都2025年了,我们能用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能让汽车自动驾驶,甚至能把人送到太空,但为什么连明天会不会下雨都搞不清楚?



天气预报为何这么任性?

要理解暴雨预报为什么这么难,得先搞清楚雨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无论是雨、雪、雷电还是冰雹,这些看似不同的天气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大"——水。

你可能觉得这话有点废话,但仔细想想,雨是水汽凝结,雪是水汽凝华,就连闪电也离不开云层中的水汽运动。气象学家把这叫做"水汽相变",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水在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变身游戏。



夏天为什么暴雨特别多?答案很简单:温度高。当地面温度升高,低空的水汽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活跃,一有风吹草动就往上冲。如果从地面到高空几千米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上,那些高空的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就会完全融化,变成雨滴砸到你头上。所以严格来说,天上下的其实都是雪,只是有些在半路上热化了。

而且,地形也会来凑热闹。拿北京来说,西边是太行山,北边是燕山,每当刮东南风,这些山脉就像一堵墙,把湿润的空气往上推。结果海淀、昌平一带就经常形成一条西南到东北的雨带,有时候相距几公里的地方,雨量能差一倍。



按照气象标准,24小时内下够50毫米就算暴雨了。1毫米雨量意味着每平方米地面上积了1升水,50毫米就是50升——相当于你家浴缸的一半容量从天上倒下来。

预报技术其实很高深,但有先天缺陷

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不是靠老大爷看云识天气,而是用超级计算机解方程组。那些复杂的数学物理方程看起来像天书,但核心思路很简单:把大气的状态用数字描述出来,然后让计算机算出未来会发生什么。



听起来很科学对吧?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算"字上。

首先,数据收集就是个大难题。全球有多少个气象观测站?大概10000多个,听起来不少,但平摊到地球表面,平均每5万平方公里才有一个——相当于一个半个江苏省的面积只有一个观测点。并且,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这些极端地区观测站稀少,海洋上更是几乎空白。

其次,那些方程组经常出现无解的情况。这时候计算机就会自动取近似解,继续往下算。问题是误差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到最后可能完全偏离实际情况。



除了数值预报,气象部门还有其他招数。比如历史相似法,就是翻出以前类似的天气图,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统计法则是把过去多年同期的天气数据平均一下,算出个大概趋势——你在App上看到的"40天预报"多半就是这么来的,参考价值有限。

最实用的其实是雷达图。那些五颜六色的圈圈虽然看起来复杂,但记住一个原则就够了:颜色越深风险越大,红色和紫色的区域最好绕着走。

暴雨预报

气象圈有句行话:预测有无降水的准确率能达到80%,暴雨预报的不准确率也是80%。



判断会不会下雨,就像做选择题,要么下要么不下,二选一的概率本来就高。但要准确预报雨量大小,就像做论述题,稍有偏差就"跑题"了。

降雨大致分两种类型。第一种叫锋面降水,就是冷暖空气相遇打架,暖空气比较轻,被冷空气推着往上跑,形成降雨。这种雨比较好预测,因为冷空气推进有规律,可以根据移动速度算出什么时候到达某个地方。

但第二种就麻烦了,叫暖区对流降雨。想象一下,大量暖湿空气在低空聚集,就像一锅热汤,受热后开始往上冒泡。问题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完全是随机事件。夏天的暴雨多半属于这种,所以预报起来特别头疼。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预报有雨,结果天空万里无云;有时候预报多云,却突然雷雨大作。不是气象台故意整你,实在是这种雨太任性。

更要命的是,大气还有"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初始误差,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最后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科学看待天气预报

说了这么多,不是要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找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这背后的科学原理。



现在的天气预报技术已经比几十年前进步了很多。短期预报(1-3天)的准确率已经相当高,特别是大范围的天气趋势基本靠谱。问题主要出现在局地强对流和精确时间上——比如暴雨可能确实会下,但具体几点开始、下多大、持续多久,这些细节确实很难精确预测。

气象学家也在不断改进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能更精确地监测云层内部结构,人工智能开始用于分析海量气象数据,全球观测网络也在不断完善。虽然完全精准的天气预报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准确率还在稳步提升。



对普通人来说,理解天气预报的概率性质很重要。当预报说"60%降水概率"时,不是说一定会下雨,而是说在类似条件下,10次有6次会下雨。这种概率思维能帮你更合理地安排出行计划。

最实用的建议是:短期预报可以信赖,长期预报仅供参考。夏天出门最好备把伞,看到雷达图上红色区域逼近就赶紧找地方避雨。与其抱怨天气预报不准,不如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毕竟大自然的脾气,人类还没完全摸透呢。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直到曼城签下多纳鲁马,才发现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可能要变天了

直到曼城签下多纳鲁马,才发现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可能要变天了

二爷台球解说
2025-09-14 14:46:19
卡塔尔挨炸后,埃及向美国传话:若以色列对我动手,后果很严重!

卡塔尔挨炸后,埃及向美国传话:若以色列对我动手,后果很严重!

阿龙聊军事
2025-09-12 19:57:04
湖南油罐车侧翻烧了民房!火光冲天,居民崩溃痛哭:我的房子没了

湖南油罐车侧翻烧了民房!火光冲天,居民崩溃痛哭:我的房子没了

成成鉴话
2025-09-14 21:57:57
对于上海申花最薄弱的门将,姬宇阳给出解决方案

对于上海申花最薄弱的门将,姬宇阳给出解决方案

小彭美识
2025-09-14 08:35:27
九旬老兵吹响冲锋号:战友们,归队!

九旬老兵吹响冲锋号:战友们,归队!

新华社
2025-09-13 14:11:02
医生建议:过了70的老人,宁可牙齿缺失,也别在这4种状态去镶牙

医生建议:过了70的老人,宁可牙齿缺失,也别在这4种状态去镶牙

普陀动物世界
2025-09-12 10:34:07
北约战机出击!波兰封锁中欧班列,外交部为何如此强硬?

北约战机出击!波兰封锁中欧班列,外交部为何如此强硬?

时时有聊
2025-09-12 21:38:39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1 00:05:09
拒绝降薪,无缘山东,弗格发声,新工作曝光,杨鸣祝福

拒绝降薪,无缘山东,弗格发声,新工作曝光,杨鸣祝福

东球弟
2025-09-14 10:06:29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运行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运行

财联社
2025-09-14 07:37:07
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

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

火山杂谈
2025-09-05 00:03:08
91-93输澳洲豪强!焦泊乔首秀13分,杜锋盛赞2小将,球员数据出炉

91-93输澳洲豪强!焦泊乔首秀13分,杜锋盛赞2小将,球员数据出炉

老吴说体育
2025-09-15 00:47:56
尼泊尔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错配”的必然产物

尼泊尔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错配”的必然产物

观察者网
2025-09-13 09:45:05
又一对明星在海外弃养孩子,背后瓜太爆了!

又一对明星在海外弃养孩子,背后瓜太爆了!

毒舌八卦
2025-09-01 23:17:07
远华集团老总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回忆,让无数人咋舌

远华集团老总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回忆,让无数人咋舌

晓艾故事汇
2025-01-09 22:01:49
41岁唐嫣喜讯!

41岁唐嫣喜讯!

鲁中晨报
2025-09-14 07:23:18
天意让你看到这篇文章:从此,你的世界开始变得明亮

天意让你看到这篇文章:从此,你的世界开始变得明亮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09-03 19:41:21
“浆果儿”事件回顾:200名女主角,拍摄17部视频,内容不堪入目

“浆果儿”事件回顾:200名女主角,拍摄17部视频,内容不堪入目

就一点
2025-09-01 14:01:24
日本入国管理厅的一系列动作,让部分长居在日本的外国人陷入了恐慌

日本入国管理厅的一系列动作,让部分长居在日本的外国人陷入了恐慌

东京在线
2025-09-14 23:58:44
难以相信!她已经61岁了,看起来竟然像三四十岁的样子!

难以相信!她已经61岁了,看起来竟然像三四十岁的样子!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8-29 05:54:09
2025-09-15 04:27:00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284文章数 344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本地
旅游
数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上市十天:Intel锐炫Pro B50火速登顶畅销榜首!16GB大显存2999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