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影视剧审查制度太严的言论,咱见得多了,但认为一部剧意识形态有问题居然能过审,从而质疑审查制度太宽松的,还真的很少见。
这不,前段时间大火的《生万物》就让大家开眼了。
不同于剧集开播初期,网上一片欢乐祥和跟刷“俺爹俺娘”的轻松氛围,该剧大结局之后,却迎来了一场网络意识形态大审判。
一开始还只是说《生万物》是农村偶像剧、农村玛丽苏等等,接着又有人说《生万物》把地主塑造成了勤俭节约、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正面形象,是在为地主阶级翻案、招魂。
并且还说把农民都刻画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心怀不轨的恶人形象,分明是抹黑农民,从而判定该剧核心思想及主创团队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说《生万物》是农偶的原因,我懂,封大脚那纯爱战士的人设确实太扎眼了,剧本方面确实有问题,不单是结尾收得有些潦草。但是说它是为地主阶级翻案,这罪名是不是有些欠考量?
现在网络上试图替《生万物》“平反”的人,主要观点集中在要么是艺术创作不该被过多干预过多牵连,要么就是在说地主也有好人,所以塑造这样的人物没啥问题。
可我就想说,这些说他们创作有问题和说创作有问题的角色也没问题的人,确定都看了全剧吗?
难道这个话题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大家的解读角度出了问题吗?难道观众真的会把宁学祥这么一个明显是负面形象的角色,当成正面角色去观看?难道看完全剧,你会得出一个宁学祥其实是一个好人,所以地主阶级并没那么可恶的谬论?
那些说把宁学祥塑造成勤俭节约个性的依据,无非是来自第一集里,宁学祥背个筐主动拾粪的情节。
可如果你完整地观剧而不是只看了一个片段的话,怎么可能把宁学祥在女儿大婚之日,还跑去问苦哈哈的佃户讨喜粿子,在路上专等小孩儿拉完屎跟狗抢粪,整天把其他人抢粪的路堵死,被旁人埋汰为抠得要命、视财如命的上不得台面的行为,解读成勤俭节约呢?
勤俭节约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是针对自己而言的,那和宁学祥这种专门去讨别人的便宜,不占便宜等于吃亏了的个性,能是一回事儿吗?
难道塑造他财主拾粪这个情节,不是在彰显他抠得要命的人设吗,要不然他怎么会不愿意卖地用钱救女儿呢?那是因为他真的钻到地的财眼儿里,出不来了啊。
后边虽然有他也想下地干活的镜头,但直接当场就被他女婿拆穿,你不就是为了省那俩钱吗,言下之意你不愧是宁老抠。
而且他给大家准备的饭菜非常抠门,但是自己吃的可是一点不含糊,这咋就能看出来说他勤俭节约了呢?这不明摆着是一个自己可以好吃好喝,但是不给别人留点余地的封建剥削守财奴形象吗?
所以单凭宁学祥拾粪、抠搜,就说塑造了一个勤俭节约的正面地主形象,这是不成立的。
至于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更是无稽之谈,他不一直是拒绝的吗,子女们几次来劝说,宁学祥都坚持不肯动他的粮食。
而最后所谓的上交土地的高光时刻,单看好像是为宁学祥搞了人物弧光,哟,成长了,变好了?那合着不还是洗白了地主吗?
但结合前后剧情可知,难道不应该理解成是他经历种种变故后,眼看进步政策的先进性,最终被民主政府的做法感召了吗,这不正说明历史进步和胜利的必然性吗,为啥要把高光算在他宁学祥本人身上呢?
(况且不赞同过火行为,要团结和改造不够进步的人士,这不都是常识吗?)
至于其他地主,费左氏也是不肯开仓放粮,平时的精明市侩剥削也是写在了脸上,最后毒杀苏苏郭龟腰那一幕更是有恐怖片的节奏,这么一个悲剧性负面感极强的人物,你说她也被树立成正面形象了?
当然,剧里确实没有把他俩塑造成十恶不赦的恶霸地主形象,但整体肯定也是偏负面居多的。至于恶霸地主的形象也是有的,被斗的潘小鬼就是。所以说这样的编排是为地主阶级翻案,难道不觉得言过其实吗?
至于抹黑农民一说,只能说剧里至少把男主角封大脚这个锄地汉子的农民形象不是树立得挺正面?铁头后期也算有了成长,所以也不能说因为安排了一些负面角色行为,就说是抹黑了整个农民群体。
不过银子和宁学祥小娇妻反PUA文学那块儿确实不行,的确过于脱离实际,让人感到不适。
其实,我非常明白那些发文表示愤怒的人的点,试问面对“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种原则性问题,怎能不让人愤恨?不能为剥削阶层翻案这个观点没错,但可惜他们举例子时选错了对象,反而并没有真正达成他们想表达的效果。
我理解他们不愿意「阶级」与「同志」这样的词退出生活的心情,也懂得他们有多愤恨标榜个人努力论的心理。我也非常讨厌内卷合理化&个人努力论,但问题是《生万物》是在主讲内卷合理化吗,是在替剥削阶级站台吗?
其实从最初倪大红出演的同款糟心爹的角色一出场,我就猜到了十有八九故事最终又会是《都挺好》般的和解结局。
这个基调这么一定,什么农村甜宠剧的脉络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剧虽然概念扩得挺大,但其实是挺像零食一样的作品,不能细究。
《生万物》主要讲了啥呢,一开始以为讲女性波澜壮阔的一生,各种女主带领乡村奔好生活,结果到头其实没啥实质性输出,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女主倒像个串场工具人,抽空还和露露battle了下人品,妄图借露露升华下男女主感情。
女主被父家抛弃,借夫家重获新生这条线本身就很不大女主。况且绣绣的成长片段太少了,她怎么后来就原谅了宁学祥?关键节点在哪儿?靠时间消逝?那她既然如此宽宏大量的个性,怎么不一开始就原谅呢?与她一开始置气执拗的个性不符啊?
类合家欢结局也确实很难评,单就文学创作来说安排得也不好,确实有流水账的感觉,没太勾连成一个整体。
老实讲,《生万物》叙事和主题确实有些模糊和混乱,剧集鼓吹宣扬的是什么,靠自己不屈的个性靠努力把日子过出花?这符合那个时代特性吗?这是硬生生把现代生活观嫁接到那个特殊年代。
剧情其实就是一个个分散的小点,全靠演员演技撑着,本质上其实是非常生活流的剧,有小情小爱,没啥大叙事也不偏重大概念,原本以为女主会有的进步剧情也非常少。也许因为导演说不想拍成传统抗战剧,所以剧情上没啥偏向。
明白导演想拍生活流,想拍农民的故事,想说土地生万物,但是如何处理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剧本不下足功夫,肯定是容易被挑毛病的。如果是抛下时代只谈个人,用现代剧那套理论套那个年代的壳,别扭是一定的。
所以说,单纯从影视剧创作角度去看,《生万物》的确有它存在的问题,但非说塑造好人地主形象颠倒黑白,也太不着调了。因为这还根本不是可不可以是好人的问题,而是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好人了?吝啬抠门怎么就变成勤俭节约了?已经是全村第一大财主了,还跟狗抢粪,催苦哈哈的农户给送喜粿子,这摆明了爱财敛财抠门的形象啊,哪一点跟勤俭节约沾边了?撑死是个内卷的人设(而内卷又不是外卷,又不是什么好词,又不等同于勤劳努力认真的意思,何来洗白?)
更何况再退一步说,我们要反对的是剥削的本质,是剥削的阶级关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在影视剧里单纯树立几个恶霸,好像仅仅颠覆他们个人就值得一个MVP了。
说真的,有空在线上找这种不太站得住脚的点去呐喊,不如在线下去跟让你单休、996、不停加班违反劳动法的公司,和总是不停涨房租搞压榨剥削的房东或平台去battle,要来得更有实际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