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近代以来的文坛巨匠,鲁迅的文学作品就像一把批判的尖刀,直直的刺入了清政府和旧军阀的心脏,揭露了那个社会的黑暗,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鲁迅在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对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思想、新思潮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毛主席评价鲁迅:“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新中国的方向,是新文化的方向”。
然而在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的笔下,记录了鲁迅先生生命的最后一天,让我们知道,原来在死亡面前,即使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庸,这就是许广平的著作《最后的一天》。
一、文坛巨匠
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界的地位,就像西方的耶路撒冷,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作为我国最久负盛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强烈的批判色彩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至今奉为经典。
例如《呐喊》《狂人日记》《彷徨》等,从历史意义上看,它们是如今历史学家研究过去的根据,更能促进我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这样一位文学伟人,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
不管你有没有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但从很多作品和文章中我们也能大概对他的一生有些认知,从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出,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富家少爷。
他的作品《少年闰土》中,闰土对他的称呼是“少爷”“迅哥”之类的称呼,事实上,鲁迅的确出生于封建地主阶级。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童年很快乐,从文学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看到,鲁迅小时候是在百草园启蒙,他的生活日常就是玩耍和学习。
那时候他对社会的艰苦没什么概念,可渐渐的,偌大的家族渐渐中落,祖父因为一些问题被抓进了监狱,父亲也患上了重病。
《父亲的病》中有提到鲁迅一家当时生活的窘迫,对于从小吃喝不愁的少爷而言,一元四角钱都能被他用“巨款”来指代。
家里为了帮父亲治病,先是变卖了家里的首饰古玩,然后又将祖宅抵押出去,整个家底都被掏空了,辉煌的周家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即使如此,父亲的命还是没有保住。
还好鲁迅本人够争气,母亲起早贪黑地赚钱供他上学,他也没有让家里失望,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校还靠写稿子赚了一些生活费。
之后他靠着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赴日本留学的名额,因为是公费,不需要家里掏钱,所以鲁迅就踏上了前往日本的客船,报考了医学专业。
那时候的鲁迅大概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幻想吧,想着学成归来成为一方名医,为百姓治病,救治一方水土一方人。
可他逐渐明白了,医生可以救人却无法救国,想要在黑暗的社会里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首先要让愚昧的人们清醒过来,好好看清社会的黑暗,改变封建的思想。
自此,他弃医从文,再次握住了笔杆子,虽然他丢弃了医书,可并没有丢弃那颗“医者仁心”,只是这一次,他面对的,是那个早已千疮百孔、腐朽斑斑的旧中国。
二、两段婚姻
鲁迅一生曾和两名女性有过婚姻,发妻是由家人包办,带有封建旧习俗性质的婚姻,这一点让倡导新思想的鲁迅非常抵制,曾几次向母亲抗拒。
那时候鲁迅还在日本留学,他的母亲给他在老家物色了一个女孩,对方是那种很传统封建的女性,遵循家规,安分守己,是个好女孩,可思想始终和鲁迅有分歧,甚至还有缠足的陋习。
鲁迅虽然跟母亲提出过抗议,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可以抵制旧习俗,却不能对母亲不孝顺,无法拒绝母亲的安排,只能答应下来。
女孩名叫朱安,因家庭原因封建思想浓烈,两人接触之时,鲁迅让她放开缠足的布,还要教她读书写字,可朱安哪有那么容易接受,在她眼里,缠足是所有女人的风俗,女子读书更是无用。
尽管鲁迅怎么劝说,朱安一直很坚持自己的态度,鲁迅不想强人所难,结婚后两人除了新婚之夜同床共枕之外,第二天鲁迅就搬了出去。
他这是在用行动抗议母亲包办的婚事,按理说他对这段婚姻这么不满意,早该和离了,可直到朱安逝世,他都没有主动提出过离婚,甚至还经常给她寄一点钱回去。
这是因为鲁迅之后一直奔走于各地,家里的老母一直都是朱安在照顾,尽管思想不合,但朱安始终遵守妇道,孝顺母亲,是个好女孩。
而鲁迅在外奔波的时候认识了许广平,她本是鲁迅的学生,在长时间的陪伴和生活中,互生情愫,思想观念又相近,所以结成了夫妻。
三、生命最后一天
此后许广平一直陪伴在陆逊身边,晚年时期的鲁迅,身体患有肺结核,尤其是1936年初,经历了一个冬天,鲁迅的身体更是急转直下。
许广平在《最后的一天》一文中描述了鲁迅临终的事情,10月18日的清晨,鲁迅忽然说想出去透透气,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过门了,许广平心想总是在家里憋着确实不太好,只好带他出去转了转。
他的桌子上摆着一篇关于悼念故友章太炎的文章,那是他逝世前一天的晚上写的,这篇文章也是鲁迅先生的绝笔。
许广平搀扶着鲁迅来到了他在日本好友的家中,清一色的日式风格,还有榻榻米,鲁迅和这个朋友聊了很长时间,大体是问他在中国待的是否习惯,这里如何如何之类的。
直到傍晚两人才离开,此时鲁迅的弟弟又来拜访他,他们秉烛夜谈,一直聊到11点,鲁迅先生当时表现得很亢奋,越聊越精神,脸色也不再灰白。
许广平本想提醒两人,但看着他们的兴致尤其是鲁迅的气色渐好,犹豫了一会儿也不再出声,等鲁迅的弟弟恋恋不舍的离开后,她才劝导:“太晚了,快休息吧!”
鲁迅没有躺下,而是支撑着身体,从小柜子里取出一只卷烟,颤颤巍巍的点着,许广平皱了皱眉头,本想劝说,但还是没说什么。
这时候鲁迅的肺结核已经非常严重了,有时还会呼吸困难,这种时候抽烟绝不是什么正确之举,鲁迅抽了两口就把掐灭,放回柜子里,然后躺下睡觉。
可不一会,鲁迅忽然全身颤抖,大声的咳嗽喘气,许广平赶紧去找药物喂他吃下,可惜一点效果都没有,鲁迅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差,再不复刚才和弟弟聊天时的气色。
许广平跑出门找到医生,回来的时候鲁迅先生浑身像是脱水了一样,虚弱无比,气息也十分微弱,医生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可这只能吊住鲁迅的一口气,并没有好转。
结语
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的气息越来越弱,他的眼神黯淡无光,直到闭合,最终他还是没能挺过去,享年55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