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时,有没有这种憋屈?筋骨皮肉下足了苦功,架子端正,力量也足,可总觉得里头空荡荡的,内劲总像隔着一层,死活透不出来?别光顾着锤打筋骨皮了!你很可能卡在了内家拳最隐秘、也最关键的“膜关”上!这层“膜”要是打不通,练到死也摸不到真正内家劲力的门槛!
内家拳关隘破译:膜关篇——内劲奔涌身似蛟龙
一、 这层“膜”到底是什么?
这“膜关”里的“膜”,可不是你炖汤时撇的那层油膜。搁在古人的智慧里,尤其是在《内功四经》这种武学秘典里,它指的可是遍布全身、包裹筋肉、连接脏腑、填充骨节间隙的那层筋膜网络!
它就在你的皮肉之下,筋骨之上!吃过橘子吧?剥开橘子,那层包裹着果肉的白色橘络?对,人体里这层“膜络”就类似这功能,无所不在。重点区域在哪?肋间! “气在肋间寻”,这肋间筋膜,正是气血运行、劲力传导的通道。你摸摸自己肋骨之间,是不是能感觉到一层薄薄的、有弹性的组织?那就是它!
道家讲“营卫之气”,这“卫气”一大半就循行在体表的“腠理”之间,这“腠理”说白了,就是皮肤纹理和肌肉筋膜间的缝隙,正是“膜络”所在!《黄帝内经》也强调“分肉之间,溪谷之会”是气血游行的重要场所。这“分肉之间”,不就是筋膜层吗?
二、 为什么打通“膜关”这么难?
你筋骨练得再硬,皮肉练得再厚,如果这层“膜”是板结、毫无生气的,那完了!内家拳追求的“内劲”、“整劲”、“穿透力”,统统跟你无缘!
1. 气血通道堵死!筋膜僵硬粘连,就像河道里堆满了淤泥(《易筋经》讲“膜若不腾,筋何由健?”),气血(能量和养分)流不动,流不畅。脏腑得不到足够滋养,肌肉筋骨也缺乏能量支持,练久了反而容易疲劳、僵硬、甚至损伤。哪来的“内壮”?
2. 劲力传导断线!内家拳讲究“节节贯穿”,从脚底发力,经腿、腰、脊、肩、肘、腕,最后达于指尖。靠啥贯穿?就靠这层膜络筋膜的弹性传导!(形意拳谱讲“气行于膜络间”)膜关不通,你的劲就会损耗巨大。脚底蹬的劲传不到手上,腰胯拧转的力到不了拳锋,打出去自然软、散、飘!
3. 身法步法难灵活! 真正的内家高手,身法轻灵如狸猫,转换如游龙。为啥?筋膜网络通畅且富有弹性,身体各部位协调联动,反应极快!膜关滞涩,身体就是一堆僵硬零件的组合,动起来笨重迟缓,还谈什么“沾连粘随”?
三、 膜关不通?看看你中了几点!
练拳死磕筋骨力:就知道站死桩、憋气较劲,把肌肉绷紧,筋膜紧张僵滞,气血运行反而受阻。越练越僵,越练越累!
呼吸完全不对路:内家拳呼吸讲究深、长、细、匀,配合动作开合鼓荡。呼吸浅短急促,或者憋着气练,根本无法有效调动内气去“腾膜”(让筋膜活跃舒展)。
意念没跟上:傻练!不动脑子!练拳时心浮气躁,神意散乱,或者完全没意识到要去“关注”、“引导”气血在膜络间的运行。没有“心意”这个统帅,“气”这个将军就无所适从,“力”这个兵卒就乱作一团。
四、 怎样才能把“膜关”揉开、练活?
结合我几十年的体悟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列举几招实在的:
1. “揉腹功”是根基中的根基!(道家养生和多家内功秘传基础)
每天早晚,平躺或端坐。手掌劳宫穴(手心)对准肚脐神阙穴。先逆时针(泻)36圈,再顺时针(补)36圈。不是搓皮!是手掌带着皮下深层组织一起柔和缓慢地转动,力透腹内筋膜层。意念随着手掌走,感觉掌心温热,渗透进去。
腹部是“丹田”所在,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核心区域,也是筋膜网络(尤其是腹膜)极其丰富的区域。轻柔深透地揉按,直接刺激、松解深层筋膜,促进气血向四肢百骸的流注,是“开膜”最温和有效的基础法门!《内功四经》强调“揉有定数”,贵在坚持。
2. 呼吸配合!
无论站桩、行拳,把呼吸放深、放长、放柔!吸气时,气息不仅进入肺部,更深入渗透到全身的膜络筋膜间隙,筋膜随之舒展、充盈、微微膨胀(“腾”的感觉)。呼气时,全身放松,但筋膜间那种饱满、连通的感觉仍在,浊气、僵力缓缓排出。
呼吸与动作开合自然配合。动作打开(如起式、推掌)常配合吸气或蓄气;动作合拢、发力(如落式、出拳)常配合呼气。用呼吸鼓荡气血,去冲刷、激活、滋养那层“膜”!“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呼吸正是关键。
3. 站桩“熬膜”!(尤其混元桩、三体式)
姿势正确是前提。核心在于:在保持骨架中正、筋肉放松(非松懈)的基础上,把“意”放到全身的膜络上!
“气”(或理解为生命能量流)像水银一样,在全身筋膜网络里极其缓慢地、均匀地流动、渗透。特别关注肋间、脊柱两侧、关节囊周围这些筋膜密集区。感觉筋膜层变得通透而有弹性。《内功真传》讲“易筋以坚其体,易髓以清其虚 ”,站桩正是“易筋”、“腾膜”的绝佳手段。时间要熬足,体悟要深入。
4.行拳走架“通膜”!
太极、形意、八卦都行,关键练法要对!
动作务求松、柔、缓、匀、连! 在缓慢、均匀、连绵不断的动作中,细细体察身体内部的运动轨迹——不是肌肉的收缩,而是筋膜网络的牵拉、传导、开合、鼓荡!感觉劲力通过富有弹性的筋膜网,从脚底一波一波地传导到手指梢节。拒绝任何生硬、断劲、局部肌肉的拙力!“练拳如练绵”,练的就是这股贯通周身膜络的绵长柔韧劲。
五、 打通膜关的好处!
内劲上身挡不住!气血畅通无阻,劲力传导高效,发力瞬间能真正“整”,透劲、沉劲、绵劲自然上身。打一拳,对手感觉像被沉重的湿毛巾抽中,劲直透内脏。
身轻体健似少年! 筋膜柔韧通畅,身体灵活协调性飙升,步履轻快,反应敏捷。气血周流滋养全身,自然精力充沛。
练拳真正入化境!突破“外壮”,进入“内壮”领域,对内家拳理豁然开朗,拳味截然不同。养生、技击能力都获得质的飞跃。《少林拳术秘诀》言:“气盈则筋健,筋健则膜张,膜张则骨力强 ”,诚不我欺!
结语:
练内家拳,“膜关”就是那层窗户纸!不捅破它,你永远在门外打转!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决定着你的功夫深浅。从今天起,别再死磕拙力了!把“揉腹”当功课,把“呼吸”融入拳,在“站桩”中细细熬,于“行拳”时慢慢品。时间久了,你自会感受到那层“膜”从僵硬板结,变得柔韧通透,内里气血汩汩流淌,内劲如江河般滔滔不绝!这才是内家拳登堂入室的真滋味!(本文完)
真正的武学,不可能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阳春白雪,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传武,需要真正的传承才行。已经开始招募,五月份开课,里面有很多各拳种优秀的功法,包括桩功、试力、内功、肩胯训练、技击、养生等,愿自己在武学路上少走弯路的朋友,请关注,可以加罗山主微信:18513683927进行交流。
附:
来源:传统武学
请欣赏短视频
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