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改革网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改革网讯近日,荒芜的戈壁滩上,一则喜讯让所有投身玛北页岩油钻井事业的人倍感振奋:MYHW0902井的深度指针稳稳定格在6922米。这一时刻,标志着玛页1井区2000米长水平段二开井身结构成功推广,其钻井周期仅用87天——较邻井玛48H井同口径缩短133天,较首口二开试验井再缩短24天。
玛页104井钻井现场/卢杰铭摄
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场持续四年、与地下“顽固分子”硬碰硬的艰难较量。
2021年,玛页1H井的钻头穿透千米地层时,不仅打破了人们对玛北油田的认知局限,更意外揭开了一个“宝藏”——层层坚硬岩层间,竟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可如何将这片“宝藏”有效开采出来,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探测数据显示,玛北风城组页岩油埋藏深度普遍超4500米,是目前全球规模开发中埋藏最深的页岩油油藏。地下深处,石英、白云岩等硬质矿物“联手”,对页岩油形成重重封锁;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等物质交织,造就了复杂多变的地层环境。更棘手的是,该地层压力系数高达1.2至1.9。
一时间,玛北页岩油成了新疆油田的开发版图里出名的“硬骨头”。
在这场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地下“突围战”中,玛北页岩油钻井人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更为全国乃至全球页岩油开采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实践模板。
攻坚直井破难题
“玛北页岩油埋深较大,直井段相较于其他页岩油藏更长,我们决定率先向直井段发起攻坚。”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以下简称“采油院”)钻井工程研究所所长吴德胜介绍。
可在玛北,即便是看似笔直的直井段,其“路况”也远比同类油藏复杂。
2021年,玛页1H井开钻时,由于开采“路况”不清,钻头磨损较快,钻完3500米的直井段需要五六趟,不仅拖慢工期,还增加了成本。更麻烦的是,那些藏在岩层里的砾石,让钻头磨损问题更加严重。
面对困境,钻井人没有退缩。他们依据前期摸清的“直井段地层脾气表”,经过多次数据分析以及实验室模拟实验,总结出了直井段“攻略”:在地质较软的地层,给钻头“踩油门”——加大钻压和转速,让钻头极速切入;到了砾石等地层较硬的区域,则及时“松油门”,降低参数以减少对钻头的冲击。
这套“逢强则缓,遇弱则进”的参数优化方案,有效减少了钻头的磨损,让直井段的趟钻“换班”次数从五六趟缩减至2趟,2024年更是在多口井实现“一趟钻到底”,仅用一支钻头就完成了3500米直井段的钻井作业。
探路水平寻良策
水平段是连接地下储层的“关键通道”,而玛北风城组页岩油地质特征独特且复杂,水平段长度通常长达2000多米。
借鉴成熟技术,成为钻井人探索玛北页岩油开采的第一步。2021年玛页1H井开钻时,团队尝试引入吉木萨尔页岩油提速技术。这套技术曾将吉木萨尔页岩油钻井周期从91天压缩至27天,可在玛北,它却“水土不服”——最初钻一口井,耗时近200天,连“热身”效果都未达到。
“玛北油藏地层抗压强度是吉木萨尔页岩油的2-3倍,用吉木萨尔的‘钥匙’,根本打不开玛北这把‘新锁’。”新疆油田公司高级专家聂明虎解释道。
随后,钻井人又尝试借鉴了玛南风城组的“高速螺杆+小齿多刀翼钻头”组合。可结果依旧不理想:全新钻头入井还没钻到40米就报废了。
钻井人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困住脚步,他们又搬出了“涡轮+孕镶金刚石钻头”这套“豪华组合”。“孕镶钻头确实能以‘硬’碰‘硬’,突破坚硬地层,单趟钻进深度可达200米以上,是之前的5倍多。但综合计算经济成本后发现,这套组合并不适合长期用于玛北页岩油效益开发。”聂明虎说。
看似“走弯路”的借鉴探索,实则为后续创新铺平了道路。一次次尝试积累的“失败报告”,成了科研人员打造玛北页岩油专属钻井技术的重要参考,为打开玛北页岩油钻井大门提供了关键线索。
创新锻造“屠龙刀”
2023年,实验室里的一场实验带来了突破性发现:一块取自玛北的岩心被固定在破岩试验机上,随着钻压不断增加,原本纹丝不动的岩心表面突然“崩”出碎屑。这一现象明确揭示:玛北硬地层对“力”的敏感度,远高于对“速度”的敏感度。
项目团队正在讨论水平段提速方向/裘新农摄
而在钻井作业中,“力”的核心控制要素正是钻压。确定水平段“大钻压”钻井提速的攻关方向后,钻井人还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让大钻压“加得上”,并且“加得久”?
为了让“大钻压”这把“屠龙刀”更锋利,钻井人尝试通过降低螺杆转速来提高钻头稳定性,同时增大扭矩来加大钻压。“降低转速后,钻头每一转的冲击力更强。在实际应用中,钻头的磨损程度显著减轻,最终的钻进进尺和机械钻速也都有了显著提升。”采油院钻井工程研究所技术骨干赵宇璇说。
不过,大钻压在钻进过程中易形成螺旋区引发自锁现象,导致上部钻具在井下回转时既无法持续钻进,也难以有效传力。因此,钻井人打破传统设计理念,通过更改钻杆的位置、增加钻杆数量形成了强刚性稳斜钻具组合,成功解决了大钻压下钻头无法灵活拐弯的问题。
同时,为了降低钻头磨损程度,玛北钻井人快速迭代了适配本区的强研磨PDC钻头,并持续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为这场“地下长征”提供了更精准的“导航系统”。
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推动玛北页岩油钻井驶入“快车道”。2025年,玛页1先导试验区MYHW1003井完成2000米水平段钻井,仅用86天。
突破极限克万难
对钻井工程而言,井身结构的优化,本质上是用技术创新打破“深则慢、难则贵”的行业魔咒。而在玛北,这项工作犹如“在刀尖上雕花”——钻井人面临着更深的埋藏深度、更长的裸眼段,以及更为复杂的地质条件。
但“固步自封”从不是玛北风城组钻井人的信条,明知“峭壁”难攀,他们偏要在“崖壁”上凿出“阶梯”。
针对玛北页岩油的特殊开采情况,科研人员联合各兄弟单位,从方案源头出发,提出“表层套管深下封漏层+复合井眼降ECD+强封堵体系保障井壁稳定”的技术组合拳,并在首口导眼井中验证上部地层承压能力>1.5的关键数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钻井人日夜牵挂的技术突破,在实验室与试验井中反复打磨的方案细节,最终顺着钻杆传递至地下深处。
2025年6月30日,当MYHW1002井的钻头钻至6915米完钻井深时,钻井现场传来一阵欢呼。此前,钻井人通过强化钻井液体系增强抑制性,精准跟踪材料加量,确保裸眼段长时间浸泡无垮塌掉块;完井阶段,钻井人又克服了环空返速极低的困境,实现套管安全固井。这一时刻,不仅定格了新疆油田最长裸眼封固纪录,更让玛页1井区的试验成为玛北页岩油提速降本的重要突破口,改写了超深层页岩油高效开发的“教科书”。
当全球页岩油开发都在为“深埋、高硬、高压”的难题犯愁时,玛北钻井人已先后刷新玛北页岩油最长水平段、最深页岩油二开井身结构两项纪录。而他们的脚步并未停歇,正朝着40天钻井周期的新目标全力冲刺!(作者:侯婧婧、高宇飞,通讯员:赵宇璇、李文靖、高迎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