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热浪翻滚。
“法官,你看他们压根儿就没改进的意思,这协议我不签了!”福州市晋安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多元调解室里,某小区业主老李猛地一拍桌子,怒吼声让刚缓和的关系再度绷紧。
驻点法官与调解员心里同时一沉,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意识到必须尽快打破僵局——既不能让老李的抵触情绪蔓延,也要推动物业公司拿出诚意实质性整改。
这场风波的源头,是一起牵动58户业主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今年2月的一天,晋安区综治中心大厅忽然涌来一群小区业主,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着小区的乱象。
“垃圾堆了三天没人清!我家门口都被堵着了!”
“物业就知道推诿,这么不负责,我才不给他交物业费!”
“你们看看绿化带,简直成了垃圾场!”
将业主们“吸引”来的,是小区物业公司向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起诉的58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得知法院正在依托区综治中心开展先行调解工作后,业主们相约前来讨个说法。
一场检验群众工作能力和纠纷化解效率的“大考”,就此拉开序幕。
众多业主中,一楼住户老李的情况最为棘手。他家门口的楼道因人员出入频繁,常年被杂物堵塞,安全隐患突出。起初,经调解员调解,老李已同意与物业公司和解,“只要家门口不再有垃圾,就补上欠缴的物业费。”物业公司虽在调解后开展了几次“突击清理”,但好景不长,楼道很快又堆满杂物。反复之下,老李质疑物业公司只是在做“表面功夫”。这才出现了开头拒绝调解、矛盾升级的一幕。
面对新旧矛盾交织的困境,晋安法院驻综治中心特邀调解员与驻点法官迅速调整策略,采取“共情疏导+法律释明”双轨并进策略,一边引导业主老李理解老旧小区治理共性难点,一边向物业公司明确其法定服务责任。
“老李,你的核心诉求是安心居住;物业公司,你们的义务是尽责服务,僵持只会两败俱伤,咱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感受困难,问题才会真正解决。”一番“法理情”交融的释法说理后,老李同意一次性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也诚恳道歉,承诺建立长效整改机制。
当老李的诉求得到解决,其他观望的业主如同吃下“定心丸”,纷纷放下抵触,主动与物业公司协商。从“一对一”攻坚到“批量式”化解,综治中心的“联调机制”让矛盾错综复杂的物业纠纷不再“无解”。
小物业关乎大民生。该案成功化解是晋安区综治中心推行“调解+速裁”双轨并行机制,把纠纷化在源头、把和谐留在基层的生动缩影。今年1月,晋安法院入驻综治中心后,便前瞻性地构建“调解+速裁”双轨并行机制,将物业、道交、小额借款等涉民生纠纷集中归口至综治中心。
基层矛盾千头万绪,晋安法院转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迅速与入驻综治中心的司法行政、信访、住建等12个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常态化联动机制,织就一张紧密高效的“法院+综治中心+N”多元解纷网。
“综治中心现在统筹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性调解与司法调解资源,形成了‘一窗受理、精准分类、协同调处、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晋安法院驻综治中心团队负责人何磊介绍道。
走进657㎡的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枢纽” 一目了然——3个功能区,5个专业服务窗口,可以办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事项。目前,综治中心共设有17间调解室,晋安法院还专门设立了诉调对接办公室和速裁法庭,并派驻速裁团队。自入驻以来,晋安法院驻点团队对受理的672件纠纷均展开先行调解。其中,物业纠纷、涉财损道交纠纷的调解撤诉率分别达到79%、87%,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
此外,晋安法院还深度融入综治中心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及法学专家咨询工作室建设,选派资深法官为群众和有关部门提供精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决策论证服务。
“没想到在综治中心就能把事情解决,现在小区的环境已经改善很多,垃圾山移走了,心也敞亮了!” 再次踏入综治中心的老李,脸上挂着笑容,专程来向法院工作人员道谢。
如今,“一站式解纷”的综治中心已成为许多居民化解矛盾的“首选地”。看着一桩桩纠纷化解在萌芽,驻点法官的眉头愈发舒展,笑容也愈发从容——“进一扇门,解万家难”,在这片热土上,基层治理正悄然书写着更有温度、也更有效率的答案。
来源:福州中院、晋安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