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课本字总晃,以为是近视又加深了,换了新眼镜还是没用,仔细一看,眼睛居然在不自觉‘发抖’!”12 岁的小宇这阵子总抱怨看书费劲,妈妈带他去眼科检查,本想配副更高度数的眼镜,结果医生却说:“不是近视的问题,是眼球震颤。”
![]()
生活中,不少人像小宇妈妈一样,把眼睛 “发抖”、看东西模糊归咎于近视加深或用眼过度,直到症状越来越严重才就医。其实,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的眼球摆动,和近视的 “看远模糊” 有着本质区别,若误判延误干预,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甚至导致弱视。
别混淆!眼球震颤和近视加深的 3 个关键区别
近视加深主要表现为看远物清晰、看近物模糊,且通过验光配镜能明显改善;而眼球震颤的核心问题是 “眼球乱晃”,伴随 3 个典型特征:一是看东西时感觉画面在抖动、飘移,即使戴了合适的眼镜也无法缓解;二是常不自觉歪头、侧脸看物 —— 这是眼睛在寻找 “震颤最轻的位置” 来获得清晰视觉;三是容易怕光、流泪,长时间用眼后头晕、眼疲劳更明显。小宇就提到,自己看书时总忍不住歪着脑袋,不然字就像在 “跳街舞”。
![]()
眼球震颤为啥会出现?分先天和后天两类
临床上,眼球震颤主要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多与遗传、胎儿期眼部发育异常有关,常在婴幼儿时期就出现,很多家长误以为是 “孩子小,眼神没长好” 而忽视;后天性则多由眼部或脑部疾病引发,比如视网膜病变、脑部外伤、多发性硬化等,成年人突然出现眼睛震颤,往往是身体发出的 “健康警报”。
45 岁的周女士就是如此,她半年前突然发现看电脑时眼睛老 “发抖”,起初以为是加班太多用眼过度,直到出现头痛、视物重影才就医,检查发现是脑部微小梗死导致的后天性眼球震颤,幸好干预及时未造成严重影响。
![]()
出现这些症状?别拖,立即做 3 件事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眼睛 “发抖”、看物晃悠、习惯性歪头看物等表现,别先急着换眼镜,建议立即做好这 3 件事:
先做 “自我观察”:对着镜子看眼球是否有不自主摆动,观察看物时是否必须歪头、侧脸;
及时去眼科就诊:通过眼球震颤电图、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明确类型和原因,先天性的需排查是否合并弱视,后天性的要揪出背后的原发病;
遵医嘱干预:先天性眼球震颤可通过光学矫正(如佩戴棱镜)、视觉训练改善视力,部分患者可手术减轻震颤幅度;后天性的则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比如脑部疾病控制后,震颤多会缓解。
![]()
“眼球震颤并不可怕,怕的是误判和拖延。” 市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王医生强调,尤其是儿童,3-6 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若先天性眼球震颤未及时干预,极易发展成弱视,影响终身视力。
下次再遇到眼睛 “发抖”、看物不清,别再简单归为 “近视加深” 了 —— 及时排查眼球震颤,才能给眼睛精准的呵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