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持续深度调整,房企暴雷和资不抵债的“死亡名单”还在扩容。
艳姐观察到,昔日明星房企路劲近日官宣暴雷,而资不抵债的上市房企已经扩容至10家:
佳兆业、奥园、泰禾、金科、阳光城、花样年、时代中国、建业地产、朗诗绿色管理、力高集团。
这些房企都是昔日的明星房企,但战略“失误”后终被市场无情捶打。如今有的已经选择躺平,有的仍然在虽未躺平,但想扭转困局难度相当大。
这10家房企,都是曾经的明星房企,开创了“院子”产品的泰禾、深圳“旧改王”佳兆业、“西南王”金科、闽系“带头大哥”阳光城、“河南王”建业......但终究落了个资不抵债的境遇,艳姐也是感到唏嘘。
今天,艳姐也想跟大家甄选其中6家典型资不抵债房企,看看他们有哪些失误?未来还能走多远?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跟艳姐互动。
TOP6
时代中国
净资产-78.7亿
3年亏损超200亿,彻底退出城更业务
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时代中国,其实它曾是家年销售超1000亿、营收超400亿的明星百强房企。
时代中国的创办人岑钊雄是广东佛山人,公司总部位于广州,被誉为广州“旧改王”,业务布局上深度聚焦广州、佛山两座城市。
岑钊雄(图源官微)
在营收最高峰的2021年,时代中国有206个项目,广州、佛山有93个项目,贡献了集团55%的销售业绩。
也正是这种把身家性命都押在2个城市的策略,也注定了时代中国后来的命运。
2022年,时代中国官宣债务暴雷,并第一时间选择“躺平”。销售额也从2020年的1004亿,下降到2024年的94亿;2024年首次出现净资产为负。
不过最近时代中国债务重组迎来进展,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批。
过去3年,时代中国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200亿;上半年销售28.7亿。时代中国已经失去“造血能力”。
按照这一趋势,时代中国能否重回正轨、起死回生,仍然未知。
TOP5
花样年
净资产-110亿
4年亏损超300亿
在行业内,花样年控股一直以玩的“花”著称,一度被誉为行业内的“艺术生”。
花样年起步于1996年,总部位于深圳,早期以参股方式投资房地产项目;1999年转型成为地产开发商,2009年花样年控股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开始去地产化转型,将重心放在物管业务;2017年进行第二次转型,重新加码房地产业务。
深圳花样年好时光营销中心
花样年的两次转型,也错失了地产行业的黄金五年。
2018年,花样年提出2020年冲刺“千亿目标”,通过合作开发和土拍,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
2018年~2020年,花样年权益拿地金额分别为68亿、74亿、121亿。不过2020年合约销售仅492亿。
地产行业进入寒冬,大手笔投资的花样年在2021年官宣暴雷,并连亏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超300亿;净资产连续2年为负,2023年、2024年分别为-20亿、-110亿。
眼下,花样年债务重组也迎来“利好”,超40亿美元的境外债大概率会削债+展期。
市场会不会再次给到花样年机会,我们也拭目以待。
TOP4
金科地产
净资产-173亿
3年亏损超620亿,重整获批将涅槃重生?
作为渝系房企的代表之一,金科素有“西南王”的称号。
金科创办于1998年,2011年借壳上市。创始人黄红云一直对规模有着强烈的执念,曾提出2020年实现2000亿的销售目标,并定下“1671”高周转模式:
拿地后1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7个月开发贷上账、1年内现金流回正。
2018年金科的销售额突破1000亿,2020年突破了2000亿,达到2233亿。
高周转下,金科的债务水涨船高,负债从2016年的867亿攀升到2020年的3077亿。
市场深度调整,业务高度集中重庆、华东(土储占比56%)的金科也难以幸免,并债务暴雷。
2022年~2024年,金科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620亿,并在2024年首次出现资不抵债,净资产为-173亿。
2023年,因债权人商票逾期申请对其进行重整,随后金科主动申请破产重整,债务规模达1470亿。
通过司法重整,金科引入上海品器联合体、中国长城资产等,引资超33亿,并聚焦“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板块,转型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成功重整后的金科,未来值得期待。
TOP3
泰禾集团
净资产-224亿
5年亏损超550亿,仍在加速陨落?
泰禾集团是行业内最早官宣暴雷的房企之一,2020年便官宣暴雷,也是行业内最早开始自救的房企。
泰禾集团为外界熟知,来自于“院子”系产品。早年的“院子”产品是可以在中国的豪宅史上留名的作品,“院子”系的成功也让泰禾对规模相当执着。
黄其森(图源官微)
2014年泰禾的销售额230亿,2017年达到1007亿,成为闽系房企中首次迈入“千亿俱乐部”的房企。2018年,黄其森更是定下了高达2000亿的销售目标。
地王收割机+大手笔拿地+高杠杆,泰禾最终暴雷。
2020年起,泰禾开始了长达5年的连续亏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550亿。
2024年,泰禾首次出现资不抵债,净资产为-224亿。
去年底,泰禾集团到期未偿付债务本金超700亿。行业深度下行,缺乏造血能力的泰禾,短期内想重回正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TOP2
中国奥园
净资产-258亿
4年亏损超490亿,扭亏可期?
中国奥园,已经连续4年资不抵债了!
中国奥园由郭梓文、郭梓宁两兄弟创办于1996年,早期曾以“体育+地产”的复合模式在广州一战成名。
郭梓文、郭梓宁(图源官微)
2007年中国奥园借壳上市,上市过度依赖合作开发的策略也失去了不少发展良机。2016年,郭氏兄弟提出“351计划”,通过收并购和旧改疯狂扩张。
收并购模式下,中国奥园迈入千亿规模,2016年到2020年,中国奥园全口径销售额从256亿增长到1330亿,增长超400%。
但深度布局三四线也让中国奥园尝到了苦果。2020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土储建面占比高达62%。
市场深度调整,中国奥园在2022年初官宣暴雷。
从2021年开始,中国奥园已经连亏3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490亿;连续4年资不抵债。
不过2024年,中国奥园因债务重组“意外”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若剔除债务重组收益,中国奥园归母净亏损为261.20亿,创历史新高。
缺少产品力、品牌力的中国奥园,未来能否重整上岸、扭亏为盈,仍然是个未知数。
TOP1
佳兆业
净资产-337亿
4年亏损超730亿,“旧改之王”要成功上岸了?
佳兆业在业内素有“不死鸟”“旧改之王”的称号。
最高峰时,其曾在深圳有44个旧改项目,货值约4500亿。但旧改项目周期一般长达8-10年,短期内很难贡献业绩,还沉淀大量资本,叠加市场下行,佳兆业在2022年官宣暴雷。
郭英成(图源官微)
实际上这不是佳兆业第一次“暴雷”。早在2015年就曾进行过一次债务重组,通过引入机构投资人、资产出售、债务展期等方式成功重组。
第二次暴雷后,佳兆业也尝试过自救。去年4月,佳兆业创始人郭英成曾低调返回内地推进境外债重组。
今年4月,佳兆业超150亿美元的境外债重组迎来关键进展,并先后获批,佳兆业似乎要再次成功上岸了。
不过眼下佳兆业的经营情况依旧疲软。
2024年,佳兆业合约销售67.57亿,同比减少62%,还不及2020年1435亿销售额的5%;归母净利润亏损285.3亿,创下历史纪录。
过去4年,佳兆业累计亏损超730亿。
郭英成在2024年报中也表示,佳兆业将探索轻资产+可持续发展型的发展模式。
眼下,严重缺乏造血能力的佳兆业,能否再次上演“不死鸟”的奇迹,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结语
为了活下来,暴雷房企们尝试了一次又一次“自救”:
资产变现、代建、资产运营,甚至有的还干起了爬山的生意......
但从结果看,大家似乎用尽了全力,但依然无法扭转命运。
行业深度调整、供需逆转,曾经重仓的三四线城市成为“货值毒药”,暴雷房企们正在失去造血能力。
如何走出泥潭,仍考验着各家房企掌舵人的智慧。
主编:张艳
责编:Eric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我们建立了“地产人言交流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