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年龄段,小朋友的好奇心总是很强,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很新鲜。
记得我们家小朋友4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自己非要拿笔写字,我给他拿一张纸,
他看着绘本上的字,自己就开始在纸上写,就连“风”这样的笔顺,他也能写对,真的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我说给朋友听的时候,她说,不要教孩子写字,4岁,太小了,我说,我没教,他要写,那就随他。
我喜欢这样的育儿理念,父母带孩子阅读,然后,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
4岁小朋友喜欢看绘本,又想开始识字,一定也是个非常有潜质的学霸宝贝。
认字其实是这样的,不是对着一堆字卡或者汉字表,一个个去指认,才算是认字。
识字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也可以从亲子阅读中习得,4岁的孩子,多半会经历一个识字敏感期,当他问这个字读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
等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识字量的孩子自己能读题做题,有多省事儿了,
至少不需要父母和老师读题,守着做作业,分享两个我认为可行的无痛识字方法:
方法1:在生活中识字
当孩子对这个汉字有疑问的任何时候,父母都可以停下来给他讲,比如说,路牌、公交地铁路线图、超市零食袋上的字...
我们家以前过了马路,就喜欢停在路牌前瞅半天,一直仰着头看上面的汉字,有时候也问我圆圈里写了一个3,是什么意思,我都会给他讲。
尤其是碰到哪个标志上有他名字里面的字的时候,我就会问他,这是个什么字呀,妈妈好像不认识呢?然后就一起笑。
有一次他看到了广告牌上的小朋友名字“环环”,他说,这怎么是“坏坏”,我就给他讲了二者的区别,
其实,到小学以后学语文的时候,有些字还是容易混淆的,到时候家长准备一个错字本就可以,暂时不需要,口头上说一下就行。
方法2:在阅读中识字
相对来说,书面语言更为系统,也更专业,词汇量更大,有很多在日常对话中很少用到的词语,或者接触不到的词语,书里都有。
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识字量暴涨那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
接着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看图写话能力也会在二年级开始显现。
①识字不用字卡只靠阅读就可以吗?
我们家4岁看的是DK太空的科普书(如果当时我会买书,买的应该是绘本,每次讲科普书大都是1个小时起步),
然后是高铁的科普书,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他带了这些书,亲戚就把书上的字一个个指出来,他都能读,
亲戚说,你怎么教他认识这么多字?
我说,我没教,
她说,没教怎么能认识这么多字?
我说,就是看书看的,一个字没教。
接着他就能自主阅读了,到了小学一年级上半年,自己读题自己做题,
当他给我讲,小测的时候老师还需要给全班同学读题的时候,我还不信,但确实如此。
我们家小朋友二年级语文测试的时候,有一题是用月字旁组新字,他写了一个“肾”字,我很好奇,
因为语文课本上应该没有这个字,生物类的课外书看的也不算多,怎么就组了这个字呢?于是我就问他这个字儿读什么?
他说,肝,
我就忍着笑,到底读什么?
他说,不知道。但我就记得有这个字。
可能这就是大量阅读的好处吧。
然后,我就在纸上给他写了肝和肾这个这两个字,再给他解释。
在语境中认字,孩子认识的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字,哪怕一个故事里有几个陌生汉字,他也能连蒙带猜的估计出来,也不会影响他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②学龄前课外阅读有什么优势吗?
时间上的优势大大的。
进入小学之后,作业增多,玩的时间直线减少,阅读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了,
幼儿园,顶多下午5点半都放学完了,且没有学业要求,有大把的时间做阅读启蒙。
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注意用眼时长和眼书距离,
因为近视低龄化,部分小朋友在一二年级或者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远视储备不足了。
我很怀念小学之前那些亲子共读的时光,如果重来一次,只愿读的更多一些。
继续带孩子阅读吧,你会收获很多惊喜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