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行业周期与技术迭代的夹击中,
曾经的组件黑马从技术先锋沦为市场掉队者。
文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来源 | 预见能源
01
曾经的全球组件出货前十企业东方日升,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
近日,东方日升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亿元,同比下降28.84%;净利润为-6.79亿元,较去年同期-9.63亿元减亏29.49%。
预见能源据此测算,2025年二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44.52亿元,归母净利润-4.12亿元,不仅继续增利不增收,对比第一季度-2.67亿的净利润,其环比亏损还在扩大。
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占营51.12%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不仅营收同比下滑53.98%,而且其毛利率更是从去年末的2.89%继续下跌至-4.54%。
要知道,组件一直是东方日升的优势业务。此前其在光伏组件市场的地位相对稳定,2018年至2023年期出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十位。
如今,前十名已不见它的名字。
目前来看,东方日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HJT技术的落差。
作为目前A股市场上最大的异质结龙头,东方日升早早就押注了HJT技术路线(2019年)。但直到目前为止,HJT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据相关统计预估,2024年全国大小型光伏项目集采中,光伏组件总计定标容量达230.93GW。在此之中,TOPCon组件占比颇高,达92.68%,而HJT组件占比相对较低,仅为5.87%。
重注先进产能,却未能获得市场,反而加重成本负担。
更重要的是,相比部分同行快速转向TOPCon和BC电池技术,“押宝”HJT的东方日升形势更加严峻。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龙头宣布未来主攻BC电池技术,而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则大举扩产TOPCon电池,趋向成熟的N型技术路线令这些企业在降本增效上更具优势。
另外,除了市场份额不及预期,东方日升HJT组件量产爬坡慢也始终是短板。其自2018年投入HJT研发、2022年实现小批量量产以来,到2024年累计异质结组件出货量仅超4GW。
目前,东方日升N型HJT出货占比仍然较低,优势尚未体现,接近“卖一件亏一件”。
雪上加霜的是,管理层的不稳定进一步干扰了战略执行。梳理东方日升上市以来的人事更迭,高管“走马灯”现象令人瞩目。据预见能源统计,东方日升近年高层调整频率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是组件头部企业中管理震荡最频繁者之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总裁、副总裁”,职业经理人在此难以久留已成业内谈资。(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职业经理人”:东方日升走不出的“用人怪圈”》)
不过,东方日升还不打算放弃。
其在半年报中透露,2025年下半年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按计划有序推进浙江宁海年产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异质结高效先进产能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东方日升曾公告称,公司决定将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HJT)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以及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再次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
而上述延期已经是项目继2024年8月以后的第二次延期了。在光伏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的寒冬里,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用武之地,也会沦为遗憾。
02
东方日升的另一个泥潭,是它似乎掉进了伪多元化陷阱。
在半年报中,东方日升自己指出,其主营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
样样通,却也样样松。
分产品来看,上半年,虽然营收和毛利率持续下跌,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仍然占东方日升营收的51.12%。
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营收占比上升至35.49%,但毛利率却同比下滑4.28%。
被其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储能业务,东方日升于2018年便收购了天津双一力90%的股份,快速切入储能市场核心地带,并整合成立宁波双一力,专注于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模组PACK的研发与制造。
但结果是2025年上半年东方日升储能系统及相关业务营收仅4.7亿元,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16.0亿元大幅下滑逾70%,毛利率也相比去年减少了7.97%。另外,今年上半年东方日升储能相关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也在继续下滑,从去年末的8.13%下降至6.39%。
也就是说,虽然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上,东方日升表示要提升产业链一体化率,加码布局储能业务,但其远未成为的“第二增长极”。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今年以来美国对东南亚光伏砸下关税“重锤”,中国光伏企业借道出海美国或遭遇重创。而布局马来西亚、越南,辐射美国市场的东方日升,处境更加艰难。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方日升中国境外销售收入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3.78亿,已腰斩至25.99亿。
短短几年间,这家“HJT技术明星”企业经历了业绩过山车般的巨变。从异质结押宝到储能求变,东方日升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在光伏行业周期下行、技术路线更替和公司治理震荡的多重压力下,东方日升能否扭转颓势、重拾增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