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3836.15-2024 标准与之前的 GB/T 3836.15-2017 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 标准性质变化
- GB 3836.15-2024 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标准名称增加 “规范” 一词,突出了强制性。
- 结构优化
- 正文部分由 2017 版的 67 页缩减为 45 页,内容编排上紧扣 “设计”“选型” 和 “安装” 三大主题,逻辑性更强。
- 增加初始检查要求
- 在标准范围中增加了初始检查要求,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完成后和首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进行初始检查,并在附录部分给出设备初始检查项目。
- 更改文件要求
- 更改了验证档案应包含的资料或文件内容,删除了一些非必要文件收集要求,简化了资料收集难度,同时要求验证档案中应包含初始检查记录文件。
- 防爆型式与 EPL 对应关系调整
- 隔爆外壳增加了 0 区适用的 “da” 型和 2 区适用的 “dc” 型;增加特殊型防爆设备,包含 “sa/sb/sc” 型分别对应 0 区 / 1 区 / 2 区和 20 区 / 21 区 / 22 区;增安型、浸液型分别增加了 2 区适用的 “ec” 型、“oc” 型;粉尘防爆设备增加了光辐射设备和传输系统的保护、具有隔离部件或组合保护等级的设备、正压外壳、正压房间的对应防爆型式。标志细节部分也有所调整,基本都以 “防爆型式 + 适用危险区域” 的 2 字母组合型式作标志。
![]()
- 粉尘引燃温度选型规定更改
- 统一将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定为可燃性粉尘的点燃温度减去至少 75 摄氏度,2017 版则有区分 A 型 B 型不同的计算公式。
- 增加电池和电池组规定
- 包括仅在非防爆区充电、充电返回时温度确认、残留气体确认等。
- 电加热系统规定更改
- 须有整机的防爆合格证和独立的超温保护。
- 增加电缆引入装置选择表
- 规定了不同防爆型式可选择的引入装置、接头和封堵原件防爆型式。
- 防粉尘点燃外壳 “t” 附加要求更改
- 部分 IP 等级要求有调整。
- 其他变化
- 删除了粉尘危险场所防爆型式选择表、粉尘环境用光辐射设备的选型规定、粉尘环境用超声波设备的选型规定、对 “nA” 的相关规定、关于轻金属及其合金的摩擦火花危险的附录等内容;更改了轻金属结构材料的要求,新增设备保护等级和材料质量分数对应关系表,删除了 2017 版标准的附录 H 轻金属及其合金的摩擦火花危险;更改了外部非金属材料静电要求,给出了更多具体的参数;更改了隔爆型电缆引入的规定,规定了编织或铠装电缆的 Ex “d” 引入装置(格兰)安装技术要求,更改了电缆引入装置选择的内容;更改了 “对本质安全型‘i’的附加要求” 内容,包括仅有一个线性电源的本质安全电路的要求、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盒的要求等。
素材来源:
易启邦(工控一体化纵深服务生态平台)编辑部
#易启邦 #仪器帮 #一起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