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业绩垫底多年的东航“逆袭”成三大航最佳,受益于国际航线恢复

0
分享至

界面新闻记者 | 薛冰冰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随着半年报季落下帷幕,国内七家上市航司2025半年度成绩单悉数披露。灵活性更强的四家民营航司平稳进入“盈利区”,而体量庞大、国际航线占比高的三大航空央企依然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据界面新闻梳理,以低成本模式为特色的春秋航空(601021.SH)继续占领盈利榜单,上半年净赚11.69亿元,但利润同比下滑明显;海航控股(600221.SH)扭亏为盈,实现破产重整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录得微利5694万元;依赖政府运力购买的支线航司华夏航空(002928.SZ)上半年净利暴涨858.95%,净赚2.51亿元。

国有三大航阵营中,长期以来业绩垫底的中国东航(600115.SH)一举超过“民航老大哥”中国国航(601111.SH)以及号称“亚洲最大航司”的南方航空(600029.SH)。而在疫情前,国航一直盈利规模最高,疫情后的几年间,南航暂居领先地位。

到今年上半年,东航迎来久违的翻身仗,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的一家,分别比国航、南航少亏3.75亿元和1.02亿元。

从减亏幅度来看,上半年东航也是三大航里业绩改善最明显的一家,同比减亏13.37亿元。对比之下,国航同比减亏9.76亿元,南航反而亏损持续扩大,比去年同期多亏3.05亿元。

国际航线成逆袭利器

关于上半年的大幅减亏,东航在半年报中有这样一段解释:“主要是由于公司国际经营进一步拓展、成本管控成效进一步显现,生产经营指标同比增长所致。”针对国际航线的经营进展,财报披露,东航已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从上海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数已恢复至2019年的110%以上。

与春秋航空等民营航司主攻日韩、东南亚周边国家航线不同,三大航拥有众多国际远程航线,覆盖欧洲、澳洲、美洲、中东、非洲等,国际航线在他们整个航线网络结构中占比较高。

与国际航线占比高相对应的是,三大航机队中拥有庞大数量的宽体客机,宽体机突出特征在于载客量大、航程远,且舱内空间宽敞、设施设备更先进齐全。但宽体机引进成本高,价格通常是窄体机的2-4倍,不仅如此,宽体机燃油消耗、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对航司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也正是因为引进和运营成本高,宽体机在执飞航线上颇为“挑剔”,要么是需求旺盛的国内商务干线、热门旅游航线,要么是能带来更高收益的国际远程航线。多年前南航曾引进“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宽体机,由于运营成本极高却没有足够客流支撑,严重入不敷出,只能早早转手退出。

据界面新闻梳理,截至今年上半年,东航宽体客机数量为109架,在机队中占比13.35%;国航宽体客机数量为135架,在机队中占比14.45%;南航宽体客机数量102架,机队中占比10.81%。对比来看,东航宽体机数量在三大航中处于居中位置。

疫情期间国际航线大范围停航,近年来虽然持续在复苏,但国际航线依然没有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就导致不少宽体机 “无用武之地”,无奈转投至国内航线,造成国内民航市场运力过剩,航司间同质化竞争激烈,票价和收益承压。目前三大航仍未扭亏为盈,和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有很大关系。

今年以来东航在航线拓展方面提出一个说法叫做“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此前有东航收益管理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因为航司间比较卷,为了不扎堆,东航更愿意开辟一些远程或新兴航线,比如新疆等地。财报也显示,东航重点开拓以中东、非洲和南美洲为主的新兴市场空白点,加强新疆、东北等区域薄弱点。

单就国际而言,半年报披露,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包括上海-阿布扎比/日内瓦/米兰/阿拉木图/ 哥本哈根、西安-伊斯坦布尔/塔什干等航线,打造了上海-香港/曼谷/东京/大阪/首尔等多条国际快线。

从运营及收入指标来看,上半年东航国际航线载运旅客人次同比增长28%,明显超过国航和南航18.62%和24.99%的同比增幅;东航国际航线客运人公里收益(反映票价水平)为0.474元,高于南航的0.43元,略低于国航的0.488元;此外,东航国际航线收入的增幅也达到20.34%,在三大航中居于首位,后两者增幅分别为16.09%和15.74%。

“东航通过国际航线实现减亏,核心逻辑在于:一是宽体机利用率提升,国际航线恢复后,采用宽体机执飞远程航班,单座成本显著低于国内窄体机。二是国际航线收益更高,国际航线平均票价(含税费)是国内航线的2-3倍,且远程航线客源以高净值旅客为主,价格弹性较低。”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专家韩涛告诉界面新闻。

韩涛继续提到,三是中转枢纽战略,东航通过上海浦东枢纽打造中转通道(如日韩-欧洲、东南亚-澳洲),吸引国际中转客源。四是成本优化,国际航线航油消耗效率更高(长航线单位油耗更低),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

扭亏压力下的开源节流

疫情期间,三大航惨遭千亿级亏损,疫情过后又因国际航线恢复滞后、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至今没能扭亏为盈。为了尽快扭转业绩颓势,三大航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此前南航降本增效的力度最大。从“畅游中国”随心飞涨价至最高8800元、国际航班座位几乎全付费、一片白菜加四个馒头的飞机餐,再到为飞机更换“超薄座椅”等,都不禁让人与其降本增效策略联系到一起。外界还一度调侃:“这是真勒紧裤腰带,把降本增效做到了极致。”

界面新闻注意到,今年以来,东航在降本增效方面有了战略上的升级。据东航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东航新成立了异业合作部、产品中心和新零售拓展分部。财报显示,通过大力开展“航空+文体商旅展”的立体营销,2025年上半年,东航实现线上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0%;新零售收入超22.58亿元,同比增长24.77%。

韩涛向界面新闻分析称,东航的异业合作模式在行业内其实不是全新举措,但是效果显著。会员权益互通方面,与星巴克推出“咖啡+航旅”联名会员,绑定消费积分,吸引年轻客群(Z世代占比提升至40%)。文旅融合方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机票+门票”套餐,利用文化IP提升附加值。邮政渠道方面,通过邮政“邮生活”平台触达三四线城市客源。此外还有流量变现,与B站合作吸引二次元用户,会员转化率提升15%,低成本获客效果显著。

针对成本管控,在2025年战略解码会上,东航首次制定“成本硬仗”工作计划,将其列为公司“七场硬仗”之一,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设置八个专班,专人专项加强管控成本,精细管控起降服务费、客桥费、航油成本等大项成本。

半年报披露,东航客桥费、桥载设备费用比去年同期节省约1100万元。通过优化飞行高度、执行单发滑行等举措,推动航油单位耗油下降。

东航能否稳住增长势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东航在三大航中长期业绩相对平淡,首先是国际航线恢复滞后,疫情前东航国际航线占比就低于国航,疫情后国际航线恢复速度较慢,导致宽体机利用率不足,国内运力过剩加剧竞争。此外是高铁分流冲击,东航主基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密集,商务旅客和短途客源被高铁分流,国内航线客座率和票价承压。

前述业内人士还提到,东航以往在成本管控方面力度也不足。过去东航在航油、起降等成本管理上缺乏精细化,例如宽体机维护成本较高,国际长航线收益未充分覆盖成本。与此同时,客源结构相对单一。东航过度依赖公商务旅客,而疫情后公商务需求疲软,旅游客源占比提升但价格敏感度高,导致收益品质下降。

据界面新闻了解,今年上半年东航业绩出现明显逆转,虽然背后有东航付出多重努力的结果,但竞争对手非经营性原因导致的业绩下滑,形成“同行衬托”,也是客观因素之一。

南航高管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上半年亏损扩大主要是南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部分转回。

对此,一位民航业内人士也向界面新闻分析称,东航上半年业绩在三大航中突出,一方面是国际航线的持续恢复,而且东航也逐步走出了飞行安全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其他航司非经营性的事项影响了净利润。

韩涛认为,未来东航有望延续增长势头,但需在国际航线精细化运营、成本效率进一步提升及差异化产品创新这三方面持续发力。若国际需求保持韧性、油价维持低位,叠加反内卷政策落地,中国航协《自律公约》推动票价回归理性,国内收益管理有望改善,2025年有望实现扭亏增盈。

眼下,民航市场旺丁不旺财、增收不增利的内卷竞争态势仍在持续,三大航在财报中提到,目前受市场供给不均衡、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全球供应链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民航专家林智杰向界面新闻解释称,市场供给不均衡、客源结构变化,主要指的是公商务出行占比下滑,休闲旅游客群占比提升。换句话来说,旅客更加精打细算,更加关注票价,所以票价水平同比下滑。市场来说,国内市场总体需求不及预期,但是部分旅游热点,比如像新疆、内蒙,市场比较好,这是结构性的不均衡。

韩涛则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国际航线恢复仍不均衡,东南亚、日韩等短途航线运力过剩,欧美等远程航线恢复缓慢。此外,高端客源流失,高铁分流商务旅客,民航旅游客源占比较高。而且下沉市场竞争加剧,三四线城市新增航点增多,但收益水平较低。

韩涛认为,民航业接下来要走出内卷态势,一是优化航线网络,比如东航开辟上海-南美航线,南航聚焦“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通过长航线提升收益。二是动态运力调配,根据需求调整宽体机与窄体机比例,例如暑运旺季将宽体机调至东南亚旅游航线,淡季转投国内干线。

三是行业自律,推动票价自律机制,避免恶性价格战。四是深化空铁联运(如东航与铁路12306系统对接),分流高铁客源至高收益航线。五是技术赋能,通过AI预测需求,动态调整票价和座位分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五元讲堂
2025-09-08 10:43:58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白浅娱乐聊
2025-09-19 16:52:33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财联社
2025-09-19 19:43:04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观威海
2025-09-19 11:33:02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直播吧
2025-09-20 07:49:06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扬子晚报
2025-09-19 12:18:05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9-19 23:40:07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元芳说投资
2025-09-19 22:19:56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09-19 07:20:24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9 10:38:32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帮宁工作室
2025-09-19 13:40:05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直播吧
2025-09-20 07:20:05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削桐作琴
2025-09-19 14:50:03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林子说事
2025-09-20 06:48:31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独角showing
2025-09-05 08:50:22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嘴炮体坛
2025-09-19 10:40:32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历史
2025-08-22 13:26:24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赢梯
2025-09-19 09:32:54
2025-09-20 08:11:00
界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922205文章数 13243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两个方向朝加沙城市中心推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