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汤汤,岳麓苍苍。
在这片曾经浸润屈原忧思与领袖豪情的土地上,戴道晋的人生轨迹犹如一颗偏离轨道的星辰,黯然陨落,在湖湘大地上划出一道令人扼腕的叹息。
1957年,戴道晋出生于汉寿一个普通农家。少时的他,对机械构造异常感兴趣,常常蹲在田间地头观察农机,用树枝在泥地上勾勒改进图纸。
1975年,他进入常德地区农机研究所,在农机轰鸣声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老同事至今还记得,为测试新型播种机,在盛夏的稻田里,他连续工作六小时,中暑晕倒时还紧紧握着测量仪,喃喃自语:“差五毫米,差五毫米,还得调整……”
1992年,戴道晋迎来人生转折,被任命为常德市鼎城区副区长。初到地方,他保持着技术干部特有的严谨,下乡调研坚持“四不一直”: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看示范点、不听汇报,直接深入到田间农户。
某日,他独自来到水利工地,发现一段堤坝的水泥标号不符合要求,当即要求推倒重来。包工头半夜敲开他家门,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过来,被他厉声斥责:“我要的是百年工程,不是这种脏钱!”
那时的戴道晋,眼睛里,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2008年,戴道晋调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起初,面对商人们的糖衣炮弹,他尚能保持警惕,曾当面退回过装有20万元现金的茶叶盒。但随着接触的老板越来越多,看到这些人轻易获得巨额财富,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第一次收受某房地产商20万元现金的那一晚,他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窗外,霓虹灯闪烁,映照着他挣扎的脸庞。最终,他用“人情往来”说服了自己,却不知已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此后,他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很快展现出“技术型贪官”的特质,变得隐蔽且“精准”。
他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梯度审批”机制。
凡是开发商看中的地块,他会先“打招呼”让相关科室放缓审批节奏,待开发商主动上门“表心意”后,再“特事特办”;对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他则要求企业“绑定”自己推荐的施工队伍,从中收取“介绍费”;甚至借地质灾害治理之名,将工程批给妻弟的公司,通过虚报工程量,套取国家资金。
2010年,某矿业老板为获取矿产开采权,通过中间人送上一块价值150万元的和田玉籽料。那晚,戴道晋在书房对着灯光,细细品鉴美玉温润的质感。窗外,一群农民正有因征地补偿不足,而集体上访。
玉愈润,心愈浊;在权钱交易的泥潭中,他越陷越深。
戴道晋还利用“亲属”作掩护,构建“家族式腐败”网。妻子以“投资咨询”的名义,向企业收取“顾问费”;儿子则注册一家空壳公司,专门承接戴道晋“介绍”的监理业务,仅2012年至2014年,就从中获利800余万。
更令人不齿的是,戴道晋还默许亲属插手土地征收补偿工作。在某片区拆迁中,他通过修改补偿标准,为舅子多争取了300余万补偿款;导致其他拆迁户不满,引发群体上访。而他却以“政策解读偏差”为由搪塞过去,将矛盾转嫁给基层。
2013年,戴道晋升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他精心营造“学者型领导”形象,贪腐手段变得更加隐蔽。他指使儿子在境外设立信托基金,接收所谓“股权赠与”;借调研之名带商人“考察”,一次海南之行,收受三亚别墅一套。
他曾在全省廉政工作会议上,痛心疾首地说:“有些干部,总想钻制度的空子,我们必须扎紧篱笆!”而就在当天晚上,某开发商为调整容积率,赠送他百达翡丽手表。
听闻风声,他开始疯狂销毁证据,让妻子将278万元现金藏入旧播种机储种箱;把收受的字画替换为高仿赝品;甚至伪造借款协议,试图将受贿款包装成“民间借贷”。但他忘了,他面对的是调查组。
办案人员从他书房夹层中找出那个记账本时,他彻底崩溃了。账本上用红黑两色笔精确记录着每一笔交易,甚至标注了风险等级,堪称腐败行为的“技术手册”。
办案人员发现,他受贿最疯狂时期,正是他推动“国土数字化”改革最力的时候,这种“一边创新一边腐败”的现象发人深省。
2025年6月24日,戴道晋被押上珠海中院的被告席。检察机关指控他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1.07亿,退休后,仍利用影响力受贿366万。
站在被告席上,他花白的头发在法庭灯光下格外刺眼,当检察官宣读起诉书时,他的手指一直在微微颤抖。
当日,珠海中院对戴道晋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决定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洞庭湖水奔流不息,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戴道晋的沉沦史,提醒着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清正廉洁,方得始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