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古诗用在当下的泰国政坛再贴切不过。当地时间 9 月 5 日,泰国国会下议院将举行新一任总理选举,而这场选举的背后,是一场延续十余年的权力博弈。8 月 29 日,宪法法院以 “电话门” 事件为由解除了总理佩通坦的职务,这位他信家族的第四代政治代表,终究没能逃脱 “民选总理必遭清算” 的魔咒。如今,代理总理普坦领导的看守内阁勉强维持局面,而真正的权力角力场,早已转移到国会大厦的议事厅。
![]()
回顾泰国政治的 “轮回史”,自 2006 年他信被军事政变推翻以来,他信家族成员四次当选总理,却四次因司法或军事手段下台。这种 “选举 - 执政 - 倒台” 的循环,本质上是泰国底层民众与保守势力的持续对抗。更耐人寻味的是,泰国宪法规定上议院 250 个席位全部由军方指派,这些 “铁票” 足以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当为泰党与人民党在谈判桌上为组阁条件讨价还价时,曼谷街头的黄衫军已开始集结 —— 他们举着 “保卫王室” 的标语,提醒着所有人:军方的阴影从未消散。
这场看似民主的选举,究竟是民意的胜利,还是旧体制的延续?当年轻选民期待 “打破枷锁” 时,上议院的 250 张铁票,正像悬在民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谈判桌上的 “泰拳博弈”
为泰党与人民党的合作谈判,活脱脱一场现实版的泰拳比赛。为泰党党魁普坦带着 140 个下议院席位登门求援,人民党却开出 “年底解散议会” 和 “宪法公投” 两个苛刻条件。这种 “狮子大开口” 的背后,是人民党对权力格局的精准算计 —— 他们手握 143 个席位,是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力量。更有意思的是,人民党领导人那塔蓬在谈判中反复强调 “民主需要新鲜血液”,却在私下要求为泰党承诺 “改革不触及王室权威”。
![]()
这种 “表里不一” 的操作,在泰国政坛早已见怪不怪。远进党候选人皮塔曾公开表示 “要终结军方干政”,却在胜选后悄悄与保守派议员会面;军方一边宣称 “严守中立”,一边在边境增派兵力,暗示 “必要时将采取行动”。就像菜市场的摊贩讨价还价,每个政党都在计算着 “利益最大化”,却没人真正关心选民的诉求。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选举规则。根据 2017 年宪法,总理候选人需获得上下两院 750 票中的半数以上支持,而军方控制的 250 张上议院选票,足以让任何改革派候选人铩羽而归。这种 “制度性绑架”,让泰国的民主进程成了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
二、街头巷尾的民生百态
曼谷唐人街的米粉摊主阿萍最近心事重重。她的摊位每月要向市政部门缴纳 5000 泰铢管理费,可自从佩通坦下台后,城管的检查频率突然增加了三倍。“他们说我占道经营,” 阿萍指着不足两平方米的摊位,“可这条街的摊位都这么摆,为啥偏偏针对我?” 这种 “选择性执法”,在泰国底层民众中引发恐慌 —— 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保守势力在向支持他信家族的选民施压。
在清迈大学的教室里,政治学教授颂猜正在给学生们分析选举形势。他展示的 PPT 上,泰国社会被清晰划分为两个世界:占人口 80% 的农村选民支持为泰党,而城市精英和保皇派则站在军方一边。“他们支持谁不重要,” 颂猜推了推眼镜,“重要的是军方想让谁赢。” 这种撕裂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25 岁的曼谷白领妮莎在社交媒体上发起 “拒投保守派” 运动,却在投票日当天收到匿名威胁短信;而她的表弟、来自东北部农村的大学生阿南,则在脸书上转发 “军方是国家支柱” 的帖子。
![]()
最让人心酸的是芭提雅的出租车司机颂蓬。他的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妻子在制衣厂打零工,全家每月收入不足 1 万泰铢。“他们选谁都行,” 颂蓬握着方向盘的手布满老茧,“只要能让油价降下来,让孩子能上学。” 这种朴素的愿望,在政治口号满天飞的选举季里,显得格外刺耳。
三、制度迷宫里的真与假
这次选举前,各党派抛出的 “惠民政策” 令人眼花缭乱:为泰党承诺将农民稻米收购价提高 30%,人民党计划给每个家庭发放 5000 泰铢补贴,远进党甚至提出 “大麻合法化以刺激旅游业”。可仔细一看,这些政策全是 “空中楼阁”—— 为泰党的补贴要等财政预算通过,人民党的现金发放需国会审批,远进党的大麻计划则遭到王室直接反对。
更荒诞的是选举资金的流向。根据选举委员会披露,本次选举各党派总投入超过 200 亿泰铢,其中 60% 用于购买社交媒体流量和街头广告。曼谷某广告公司老板透露,他们为为泰党设计的竞选海报中,“佩通坦的笑容被 PS 得更亲民”,而人民党的宣传视频里,“军方背景的候选人被刻意淡化”。这种 “包装政治” 的游戏,让真正的民生问题成了边缘话题。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上议院的 “沉默威慑”。当远进党候选人皮塔在竞选集会上痛斥 “军方干政” 时,上议院议长恰好在同一天视察军事基地。这种 “无声的警告”,让所有改革派候选人明白:即便赢得下议院,也未必能跨过 250 张铁票的门槛。就像泰国传统的 “蛇棋游戏”,无论玩家如何努力,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棋盘。
【总结】
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泰国的这场选举,本质上是 2014 年政变的延续。当为泰党与人民党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时,军方控制的上议院正冷眼旁观 —— 他们清楚,只要 250 张铁票在手,任何改革都掀不起大浪。而街头的红衫军与黄衫军,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的背景板。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任何看似坚固的堡垒,都可能被时间侵蚀。泰国年轻人对军方的负面评价高达 59.68%,这代在社交媒体中成长的选民,早已厌倦了 “选举 - 政变 - 再选举” 的循环。就像湄南河的流水,尽管偶尔被礁石阻挡,但终将奔流入海。
当选举结果揭晓时,或许我们看不到 “革命”,但至少能看到希望的微光。就像曼谷夜市里的灯笼,即便在风雨中摇曳,也始终照亮着前行的路。这场选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谁赢得总理宝座,而在于泰国人民是否开始相信:民主,不该是一场被操控的木偶戏。
当投票箱被打开的那一刻,希望那些在谈判桌上博弈的政客,能听见米粉摊主的叹息、出租车司机的祈祷、大学生的呐喊 —— 毕竟,真正的政治,应该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上学,让每个家庭都能安稳生活。这,才是民主的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