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圈有句血泪话:"夜钓不防蚊,回家数包到天明。"多少钓友熬过了通宵守鱼的寂寞,却栽在蚊子大军的轮番攻击上。钓了十年夜鱼,跟蚊子斗了十年,今儿把压箱底的5招防蚊绝活全倒出来——从穿衣到选钓位,再到土偏方和神器,招招都是被蚊子咬出来的实战干货,保证让你在别人边拍蚊子边钓鱼时,安安稳稳连拔爆护。
一、穿对衣服比喷药管用:露肤就是给蚊子送菜
头一条铁律:露哪儿咬哪儿。试过穿短袖夜钓,半小时胳膊上起了17个包,换成长袖速干衣后,蚊子连下嘴的地儿都没有。选衣服记三个点:
①面料选100D以上的聚酯纤维,密度高得蚊子嘴戳不穿;
②颜色选藏青或深灰,浅色衣服招蚊子;
③袖口裤脚带松紧收口。去年在水库,旁边钓友穿短袖被咬得直蹦,我穿这套装备全身上下就1个包,还是忘了拉袖扣时挨的咬。
帽子和袜子也不能马虎。带面纱的钓鱼帽是必备,网纱得密到每平方厘米20孔以上,不然小咬能钻进来。袜子选长筒运动袜,把裤脚塞进袜子里,裹成个铁桶。曾在野河夜钓,同行老哥嫌麻烦不塞裤脚,半夜收竿时脚踝上全是"梅花桩",我靠这招保住了脚踝。
二、钓位选对蚊子少一半:这三处千万别坐
蚊子扎堆的地儿有三个特征:死水湾、杂草丛、灯光下。死水湾里蚊虫卵密得像芝麻,杂草丛是蚊子的老巢,灯光区能聚成蚊子云。去年在水库,我特意选了活水入水口的桦尖,水面流动没蚊子卵,旁边钓死水湾的钓友,一晚上喷了3次花露水还是骂骂咧咧。
钓位布置得做"断舍离"。周围杂草用脚踩平,别给蚊子留藏身地;钓箱离岸边灌木至少1米远。在河沟夜钓,把钓位周围2米内的草全清了,整夜就几只蚊子晃悠,隔壁钓友挨着草丛坐,收竿时脖子上红成一片。
三、化学驱蚊只认俩成分:花露水多数是智商税
市面上驱蚊产品花里胡哨,记住只买含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的。实测过十几种:含15%避蚊胺的喷雾,喷一次管4小时,蚊子在旁边打转不敢近身;含20%派卡瑞丁的手环,挂钓箱上能护1.5米范围。千万别信"植物精油"类,去年用某品牌薄荷喷雾,喷完半小时就被咬5个包,纯交学费。
用对方法比选药更重要。喷雾喷衣服别喷皮肤,手环挂离身体50厘米的地儿。在黑坑把避蚊胺喷裤腿和鞋面,小腿整夜没挨咬,旁边钓友喷脚踝皮肤上,结果过敏红肿,这都是血泪教训。
四、老钓手土偏方更靠谱:这三样比蚊香强十倍
有些土法子比科技还狠。
①晒燥的艾草堆上风处点燃,青烟飘过来时蚊子全跑光,去年在乡下小河用这招,比蚊香强十倍;
②5瓣大蒜捣碎泡矿泉水,棉签涂袖口领口,实测管2小时,就是手上味太大;
③风油精+清凉油抹钓箱四角,形成气味屏障,蚊子闻着就绕路。
电子设备里也有神器。USB接口的电热蚊香液插充电宝上,半瓶能护3平米。曾在水库用这玩意儿,旁边钓友点了3盘蚊香还被咬,我这儿连蚊子影都没见,就怕洒饵料上串味。
五、这三个坑别踩:踩一个就得挨咬
①别用花香型饵料:试过草莓味饵料夜钓,招来一堆摇蚊,换腥味饵后立马清净。
②别开强白光:头灯选暖光,白光招蚊子,曾用白光灯照水面,半小时钓位上聚成蚊子团。
③死水塘扭头就走:就算出鱼再好,水面不动就别坐,去年在死水塘夜钓,被咬47个包,至今有心理阴影。
夜钓防蚊就像打游击战,穿衣、选位、用药得全方位招呼。下次出钓记好这五招:裹严实、选活水、喷对药、点艾草、躲开灯,保准你也能体验"蚊子绕着走,专心守大物"的痛快。毕竟钓鱼这事儿,连蚊子都搞不定,还怎么跟水里的巨物较劲?记住:真正的钓手,既能征服江河,也能把蚊子治得服服帖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