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0年,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502万,如今5年过去,差距有所改善吗

0
分享至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大概会有这样的直观感受,男人怎么比女人多得多。

其实,这确实是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是过去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真实问题。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吓人一跳,全国男性比女性足足多了3502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



换句话说,这个国家里,有几千万男人可能永远找不到另一半。

如今五年过去了,这个“老大难”问题是越发严重,还是在慢慢好转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头梳理背后的逻辑。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儿子被视为家族延续的保障。

过去如果生了闺女,父母常常叹口气,觉得家里不但少了顶梁柱,还可能后继无人。

可一旦生了儿子,立马张罗杀猪宰羊,满村摆酒席。

这种思想在计划生育年代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机会只有一次,大家更是千方百计要个儿子。



这种执念,直接造成了出生性别比的畸高。

在一些地方,每100个女婴对应120个男婴,这已经完全脱离了自然规律。

几十年下来,男孩一茬茬长大,变成了今天婚恋市场上庞大的“剩男”群体。

性别失衡最直接的冲击体现在婚姻上。

在城市里,不少年轻女性抱怨难找对象,尤其是条件优越的女性,总觉得同龄男性配不上。

不是男人不多,而是适合的少,优秀男青年供不应求,婚恋市场竞争激烈。

反过来看农村,小伙子们的处境更加尴尬,大批女孩进城打工、求学,很少愿意回乡定居。



留在村里的姑娘数量有限,条件好的早早被“抢走”,剩下的要么要求高,要么家庭情况复杂,娶妻的难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高企的彩礼,让不少家庭为儿子的婚事背上沉重债务。

于是形成了一个怪圈,城市姑娘挑花了眼,农村小伙望眼欲穿。两头都不轻松,但原因却都和性别比例失衡脱不了关系。

然而,2021年的数据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那一年,全国男性人口减少了46万,而女性却增加了94万,这是几十年来头一次出现男少女多的趋势。

细看背后的原因,能发现三个问题。

首先,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2021年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比上一年少了138万。

而且新生儿性别比不再像过去那样严重畸高,男婴比例在下滑。



其次,男性健康问题更严重,寿命普遍比女性短。

吸烟、饮酒、过劳,加上某些高风险职业,使得男性死亡率居高不下。

最后,社会观念的变化正在发挥作用。年轻一代父母对性别越来越淡然,甚至有人觉得生女儿更省心。

于是,多重因素叠加,让男性人口出现了“下降拐点”。这当然不是根本性的解决,但至少说明问题正在被动缓解。

到202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已经连续第二年下降,年末只有14.08亿人,比上一年少了139万。

更关键的是性别比例,男性7.19亿,女性6.89亿,性别比为104.34。

这意味着每100个女性对应104个男性,和几年前的差距相比,确实有所收窄。

听上去是好消息,但别急着乐观。



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出生人口锐减,以及男性寿命相对更短,如果把这个趋势简单理解为问题正在解决,就太天真了。

因为在一些地区,比如广东、海南,性别比仍然高达113以上,依然严重畸形。

再加上彩礼高企、重男轻女的观念顽固存在,问题并没有真正消失。

想象一下,在某些农村,父母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东拼西凑几十万彩礼,甚至不惜贷款。

而城里的相亲角,父母举着牌子写满学历、房产和年薪,拼命为孩子加分,看似热闹,其实都是性别失衡下的无奈。


性别比例的问题,说到底不是数字的较劲,而是社会深层结构的反映。如果继续沿着旧轨迹走下去,不仅婚姻难题无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也会被放大。

要想缓解矛盾,首先需要观念的彻底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女儿并不比儿子差,甚至在养老方面更可靠。

随着女性教育水平提升,职场竞争力增强,这种观念会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但要彻底冲破重男轻女的桎梏,还需要教育和文化层面的持续推动。



同时,政府层面的制度设计也很关键,比如山东部分地区已经提出彩礼不得超过六万元,试图遏制攀比风气。

这类措施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至少释放出一个信号,婚姻不该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让农村父母不再把“生儿子”视为唯一的养老保障。

此外,男性健康问题也该被严肃对待。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短近七年。

这背后不仅是生理差异,更是生活方式的结果,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过劳、降低慢性病风险,也是在无形中影响性别结构。


性别失衡的问题,不是几份统计公报能解决的,而是关系到家庭幸福感、社会稳定性乃至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层挑战。

2020年到2024年,数据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差距在缩小。

但缩小的原因,并不是观念完全进步,而是人口减少和男性寿命更短这种被动修正。

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当越来越多家庭不再纠结生儿子还是生女儿,而是单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当婚姻不再是彩礼堆砌出来的交易,而是平等的结合,当女性的地位不再被质疑,男性也能活得更健康,那么所谓的性别比例失衡,才会逐渐走进历史。

有人预测,到2050年前后,中国可能迎来真正的性别均衡。

这听起来有点遥远,但至少说明我们有机会去修复几十年来的缺口。

因为性别平衡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它关乎亿万个家庭的日常和希望,也决定着整个社会能否更和谐、更有力量地走向未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梁讯
2025-11-19 15:54:14
丰田正式暂停福冈固态电池工厂项目,日本大概率重蹈氢能汽车覆辙

丰田正式暂停福冈固态电池工厂项目,日本大概率重蹈氢能汽车覆辙

西虹市闲话
2025-11-19 21:03:05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18:06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57:15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极目新闻
2025-11-19 15:35:21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留学生日报
2025-11-19 13:41:05
突发特讯!日本演员矢野浩二通告全球: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罕见措辞

突发特讯!日本演员矢野浩二通告全球: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罕见措辞

TVB的四小花
2025-11-19 10:07:55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麦杰逊
2025-11-19 15:31:05
日本报复来了,电磁炮亮相,台军响应,要用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日本报复来了,电磁炮亮相,台军响应,要用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9 09:29:13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DrX说
2025-11-19 14:42:09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评论
2025-11-19 18:48:30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上峰视点
2025-11-19 11:04:22
江苏女排3-0战胜山东女排,时隔八年再夺全运会女排冠军

江苏女排3-0战胜山东女排,时隔八年再夺全运会女排冠军

懂球帝
2025-11-19 20:33:04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00:16:16
刚刚!日本突发,直线涨停!

刚刚!日本突发,直线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15:57:2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2025-11-19 21:12:49
小彭聊社会
小彭聊社会
微笑迎接每一天。
4052文章数 7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教育要闻

“良心已经烂透了!”小学女儿作业本被贴满“毒贴纸”,家长怒了

手机要闻

屏幕大就是好:荣耀手表X5官宣11月24日发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