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普通猪肉,牛腱子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代表,不仅肉质紧实有嚼劲,还带着天然的筋腱,煮后不柴不腻;秋天吃它,既能补充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又不会像肥肉那样给肠胃添负担,尤其适合需要温补却怕油腻的人。下面分享3种牛腱子的家常做法,从清淡水煮到暖身炖菜,再到开胃凉拌,每一种都简单易做,吃透秋天的好营养。
一、水煮牛腱子:原汁原味,高蛋白不油腻
水煮是最能保留牛腱子营养的做法,不用复杂调料,煮好的牛腱子切片,蘸点简单的料汁,就能尝到肉的鲜香,筋腱Q弹、肉质细嫩,不管是当菜还是做冷盘都合适,减脂或控糖的人也能吃。
食材
牛腱子1块(约500g,选带筋的,口感更好)、姜片4片、葱段2段、八角1颗、桂皮1小段(可选,增香不抢味)、料酒1勺、盐1小勺、蘸料(生抽2勺+香醋1勺+蒜末1勺+葱花少许,可选)
做法
1. 牛腱子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泡掉血水,减少腥味),中途换1-2次水;冷水下锅,加2片姜片、1段葱段、1勺料酒,大火煮开。
2. 煮开后撇去表面的血沫(浮沫要撇干净,汤才清爽),捞出牛腱子用温水冲净表面杂质。
3. 砂锅中加足量温水,放入牛腱子、剩余姜片、葱段、八角、桂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5小时(用高压锅可缩短至30分钟,筷子能轻松扎透即可)。
4. 炖好前10分钟,加1小勺盐调味,关火后让牛腱子在汤里泡30分钟(更入味),捞出放凉,切片后蘸料汁吃。
营养亮点
牛腱子每100g含优质蛋白20.2g,脂肪仅3.3g,远低于猪肉五花肉;还富含铁和钾,能预防秋乏、补气血。水煮做法最大程度保留营养,筋腱中的胶原蛋白还能滋润身体,秋天吃既补又不腻。
二、番茄土豆炖牛腱子:暖身开胃,一锅出超下饭
秋天最适合喝暖汤,番茄的酸甜搭配土豆的绵密,再加上牛腱子的鲜嫩,炖出的汤浓味香,牛腱子炖得软烂脱筋,土豆吸满汤汁,一口肉一口汤,暖到心里,还能帮着开胃,适合食欲不佳的秋天。
食材
牛腱子500g(切3cm见方的块)、番茄2个(选熟透的,更酸甜)、土豆1个(中等大小,去皮切滚刀块)、姜片3片、葱段1段、生抽1勺、盐1小勺、食用油1勺
做法
1. 牛腱子块冷水下锅,加1片姜片、1勺料酒,大火煮开撇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番茄顶部划十字,用开水烫10秒,剥去外皮,切成小块。
2. 热锅倒1勺油,放姜片、葱段炒香,倒入番茄块,大火翻炒至番茄出沙(炒出沙汤才浓郁),加1勺生抽翻炒均匀。
3. 放入牛腱子块,翻炒至表面裹上番茄汁,加足量开水(没过食材2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1小时。
4. 放入土豆块,继续炖30分钟,至土豆软烂、牛腱子能用筷子轻松扎透,加1小勺盐调味,即可连锅端出。
营养亮点
番茄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缓解秋燥;土豆提供碳水,帮着补充能量;牛腱子的高蛋白搭配酸甜汤汁,既能暖身,又能刺激食欲,尤其适合秋天手脚凉、没胃口的人,全家一起吃都合适。
三、干拌牛腱子:香辣开胃,下酒下饭都合适
如果喜欢吃点有味道的,试试干拌牛腱子。煮好的牛腱子切片,拌上香辣料汁,筋腱Q弹、肉质入味,香而不辣,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当下酒菜都绝了,做法也简单,提前煮好牛腱子,吃的时候拌一拌就行。
食材
煮熟的牛腱子1块(约300g,用第一种水煮做法的成品即可)、蒜末2勺、小米辣1根(可选,不吃辣可不放)、香菜1小把(切段)、生抽2勺、香醋1勺、香油1勺、盐少许、白糖半勺(提鲜)
做法
1. 煮熟放凉的牛腱子,逆着纹理切成薄片(逆纹切更嫩,不塞牙);小米辣切圈,香菜切段。
2. 碗中放蒜末、小米辣、香菜段,加2勺生抽、1勺香醋、1勺香油、少许盐、半勺白糖,搅拌均匀调成料汁。
3. 把牛腱子片放入碗中,倒入料汁,用筷子翻拌均匀,让每片肉都裹上料汁,静置5分钟更入味,即可装盘。
营养亮点
沿用水煮牛腱子的高蛋白优势,搭配料汁中的蒜末(杀菌提味)、香菜(开胃理气),既保留了营养,又增加了风味。秋天偶尔吃点香辣口,能促进食欲,还不会像油炸菜那样油腻,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群。
结语
原来秋天补身子,不用总盯着猪肉,牛腱子才是“宝藏食材”——高蛋白、低脂肪,有筋有肉口感好,做法还多样:清淡水煮、暖身炖菜、开胃凉拌,不管哪种都贴合秋天的饮食需求。外行人买猪肉图方便,内行人选牛腱子,是懂它“补而不腻、营养更优”的好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