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望历史 传承东纵不朽精神

0
分享至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先后四次侵入惠州。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惠州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用热血捍卫家园,驱逐外敌。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峥嵘岁月。

1938 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大亚湾。中国军民与登陆大亚湾的日军,展开了阻击战。

抗日游击队队长高健侄子 高岸边:1938年10月12日,日寇登陆大亚湾,我们村子刚好在十字路口上,我伯父带领16名勇士,跟日寇作战,这一枪对日寇的伏击,打响华南抗日的第一枪。

当时,凭借着桥附近的碉堡、散兵壕等防御工事,依靠有限的火力,中国军民对抗着日军的飞机、小炮和机枪,打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冲锋。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除万年乡抗敌后援会会员一人负伤逃脱之外,其余守军全部壮烈牺牲,新桥阵地失守。仅仅10天,东江下游及广州地区相继沦陷。就在日军一步步扩大敌占区范围的同时,东江敌后的抗日游击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



1938年10月24日,一支由曾生、谢鹤筹、周伯明等带领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组成的东江工作团到达惠阳坪山。12月2日,中共惠宝工委在惠阳秋长周田村,正式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这就是后来享誉中外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



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何香凝、茅盾、邹韬奋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困留在香港,处境十分危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按照指示,冲破关山险阻,将300多名文化精英从香港营救了出来并安全的护送到了大后方,这场秘密大营救历时近200多天行程万里,遍及到10多个省市,共营救出抗日民主爱国人士以及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属共800余人,被茅盾先生称为“这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 党史研究部副主任 钟远明:大营救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保护了当时中国的文脉精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文学、历史学、法学、还有新闻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经历了1942年的香港秘密大营救,粉碎日军对惠东宝沿海地区的围攻、扫荡和清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惠东宝抗日根据地后,东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在一次次的历练中一步步壮大。1943年8月,新华社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广九铁路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在抗击着日伪军。随后不久,中央决定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番号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东江纵队共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数千人。



东纵战士赖添才之子 赖献军:在父亲很小的时候,他的一个堂兄弟约了两三个人,要去参加游击队,然后父亲就跟着游击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跟日本鬼子作战。这么多年,他作战的场次不下100次,他负伤比较严重的大概有20多次,其中有两次是从鬼门关里面走过来的。

80年前的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记忆不会消逝,我们将从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创造未来的力量。

东纵战士黎马带之子 黎光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东江纵队每一位战士在国家民族存亡的时候,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民族的生存去英勇的斗争,英勇的抗争,这个是最核心的东江纵队精神。

东纵战士罗春之子 罗志辉:我们要把革命的、红色的东纵精神传承下去,让大家都知道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惠州广播电视台 incentive-icons
惠州广播电视台
更新惠州动态
4161文章数 96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