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胡玲玲 岳致呈
朴素的篓筐曾陪着县长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吱呀转动的农用纺车,在渤海抗日根据地织出一寸寸的布匹;泛黄的课本,传递出烽火里的朗朗书声……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陈列馆特别推出“山东抗日民主政权”专题展。
与以往不同,这场展览并未过多陈列枪炮等武器装备,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物件。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娓娓道出那段军民同心、共克时艰,最终迎来胜利曙光的峥嵘岁月。
“接地气”的实践经验
“我们讲抗日战争,更多时候是在讲军事斗争,但抗日战争不仅关乎军事,还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的总体战。这段历史同样熠熠生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管委会主任邓海燕如是说。这位70岁的退役军人,为守护这段记忆奔走了二十多年,努力让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浮出水面。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唯一基本以一省为主体的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邓海燕介绍,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总结出大量“接地气”的实践经验,为打开抗战新局面,奠定最终胜局,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县级政权绝大多数实行民主选举,村政权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选出了一批平民县长、教师区长、长工村长;北海银行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货币体系,北海币成为人民币发行前各根据地中流通地域最广、币值最为稳定的货币之一;改革学制,改编教材,普遍设立抗日小学及成年民众学校,使得儿童、青年、妇女及工农大众,都能接受一定时间的免费教育……
这其中,不少民间智慧至今仍令人赞叹。考虑到当时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莒南县等地广泛采用“豆选”的方式选举村长,确保群众能够有效行使民主权利。“豆选”时,候选人坐成一排,每人身后放一只空碗,每位选民分得一颗豆子作为“选票”。这一生动场景后来被编成民谣传唱:“金豆豆,银豆豆,颗颗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一个荆条篮背后的鱼水情
在众多展品中,一个布满使用痕迹的荆条篮格外引人注目。“这样的篮子,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是支援前线的工具。”邓海燕在展柜前站得笔直,每当看到荆条篮子,他总会想起曾担任沭水县县长的王子虹。
在走访当地村民时,邓海燕听到许多人对王子虹的评价颇高:有人称他是“平民县长”,有人尊称他为“王青天”。在一次交谈中,邓海燕偶然得知朋友的母亲认识王子虹。循着这条线索,邓海燕联系到王子虹的儿子王澄方。
“大家都说我父亲是个县长,可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县长的样子。他总戴一顶旧毡帽,穿一身粗布大袄,脚上是手工纳的布鞋。”如今80多岁的王澄方在回忆父亲时,语气中充满敬仰,他还提起王子虹的另一个称号——“粪筐县长”,这是因为他父亲出门时,总是背个粪筐,将拾到的粪倒在老百姓的田里,为乡亲们施肥。此外,王子虹经常帮村民们打井、盖房,冒着大雪抬花轿接送入伍的战士。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一次,在杨家湖村头,王子虹看见路边有一摊驴粪,刚拿起铁锹准备收拾,恰巧农民杨家栋也走了过来。王子虹一见有人来,便停下手,笑着让到一边。事后,有人对杨家栋说:“刚才跟你在一起的,就是王县长啊!”杨家栋一听,这才意识到,那个个子高高的,说话时总是带着笑,穿着比老百姓还要朴素的人,原来就是县里的县长。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为什么能行?
在王子虹担任沭水县县长期间,渊子崖村曾发生过惨烈的保卫战。1944年,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和村民,沭水县政府在战火中树立起一座纪念塔。纪念塔上,王子虹的题词至今读来仍荡气回肠:“为国为民,堪称后世楷模,光荣牺牲,精神长留人间,后辈当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民族解放事业。”
王子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澄方动情地说道,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心,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父亲这样的人,与百姓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亲如一家,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老乡们常说,宁可自己牺牲,也要保护我们。没有他们的掩护,我们怎么可能走到最后?”言至此处,王澄方不禁泪湿眼眶。父亲去世后,他曾重访父亲奋战过的土地,有老人一眼便认出他模样亲切,紧紧握住他的手问:“你是不是王县长的儿子?”那一刻,不像久别,更像是亲人重逢。
9月3日,在电视机前观看完阅兵仪式后,王澄方激动地向记者发来消息:“我倍加怀念当年奋战在抗日战场上的父亲、叔叔、大姐、大哥。胜利是革命先烈通过浴血奋战换来的,今天的阅兵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回报。”
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有十万多个老兵的名字镌刻于此,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烽火岁月中的英雄往事。这座于2010年建成的纪念广场,浸透着山东子弟兵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热血。
“我们不仅仅是在镌刻名字,还是在记录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看到这些资料,我仿佛觉得老战士就在眼前。”邓海燕凝视着纪念碑说道,广场与展馆的筹建,源于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多年来对老战士史料系统性地征集与整理,每一份登记表、每一件实物、每一段口述史,都是历史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老战士来到这里,看着曾经的战友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又谈起更多往事。“真正鲜活的历史是能够打动人的。”邓海燕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下一代人再去做的时候,很多线索可能就会中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山东抗日民主政权为什么能行,答案就藏在这些物件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