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3日讯 “以前办个事总得跑到城里,不是少材料就是不懂流程,来回得一整天。现在镇上不仅能办,还有人帮你办,真好!”在新泰市楼德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内,刚办完社保业务的张大爷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如今,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此便捷、暖心的情景正日渐成为日常,星罗棋布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悄然织成一张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成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温馨驿站。
近年来,泰安市始终把“小窗口”建设作为服务“大民生”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成并投入运行8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医保、社保、民政等高频事项“应进必进”,平均进驻事项超100项。每个中心都按照统一规范建设标准,科学划分了咨询导办区、窗口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同时,各中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等制度, 持续完善管理服务规范,提升为企业群众办事的质效,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民生保障“心贴心”。
服务的创新如活水涓流,让便民服务中心始终焕发勃勃生机。泰安市便民服务中心着力营造温馨服务环境,配备适老化设施和暖心“便民服务角”,提供雨伞、老花镜、轮椅等便民物资,中心服务设施完备、环境温馨舒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各中心还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帮办、上门办理等贴心服务。更值得欣喜的是,服务并未局限在大厅之内——不少中心主动延伸服务半径,工作人员化身“帮办员”,走进村落社区、企业园区,把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送到百姓家门口、厂区大门口。仅上半年,全市各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各类服务事项近85万件,让“家门口办好事、不出镇办成事”的便利惠及更多群众。
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早已超越了传统政务服务的范畴。不少镇街立足本地实际,推出极具特色的服务窗口。肥城市安临站镇是陆房突围战的发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全镇退役军人服务对象达1658人,便民服务中心不仅专门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办理相关业务,还运用退役军人“一件事”的改革实践更好服务本地退役军人,进一步浓厚了当地拥军爱军的社会氛围。泰山区泰前街道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型企业集中,外来务工女性较多,在处理劳动纠纷案件中有超六成涉及女职工维权,因此中心特别设置了女职工维权窗口,仅2025年上半年,就受理女职工维权诉求360件,切实筑牢女职工权益保障防线 在泰安,这样的特色服务场景比比皆是。它们始终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在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温度上持续深耕细作,让“服务永远在路上”成为全市便民服务中心最鲜明的底色。
当“少跑一趟路、少花一分钟”成为每一个乡镇街头的日常风景,这些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服务堡垒,已然完成了对“为民”理念最生动的书写——它们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办事场所,更是新时代党群情深、政民交融的窗口,无声地见证着治理温度与百姓满意度如何在一次次高效、便捷、温暖的服务中不断向上攀升。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通讯员 吕泽明 泰安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