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总以为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就是出身背景的不同,就像有人生来就在罗马,有人却要一路披荆斩棘。
可读完《毛选》才发现,真正的差距,在于富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思想。
这就好比行船有了精准的导航,再远的目标也能抵达。
01
小李,一直梦想着创业。
他看到餐饮行业火爆,没做太多调研,就匆匆租了个店面,开了家餐厅。
结果呢?
开业不到半年,就因为生意惨淡不得不关门大吉。
后来他跟我抱怨:“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别人开餐厅都能赚钱,就我亏得一塌糊涂。”
我问他:“你开餐厅之前,有没有研究过周边人群的口味偏好、消费能力,还有竞争对手的情况?”
他挠挠头说:“哪有那么复杂,我觉得好吃就行呗。”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指导思想。
就像打仗没有战略,只凭一腔热血往前冲,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
而反观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做任何决策,都有一套严谨的逻辑和指导思想。
02
看一个人能不能干成一件事,或者能不能干好一件事,关键看什么呢?
其实啊,就看他干这件事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简单来说,就是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这就像射箭,你得先瞄准靶心,才能射中目标。
如果主观和客观偏差太大,那只能是南辕北辙,离成功越来越远。
我有个同事小张,负责公司的市场推广工作。
有一次,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小张觉得现在短视频很火,就打算把大部分预算都投入到短视频平台上。
可他忽略了产品的目标受众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刷短视频的频率相对较低。
这时候,另一位同事小王提出了不同意见。
小王说:“我觉得咱们不能只盯着短视频,还得考虑中老年人常接触的渠道,比如电视广告、线下活动等。”
小张却不以为然:“短视频是趋势,不跟上就落后了。”
结果呢,按照小张的方案执行后,产品的市场反响平平。
而小王提出的建议,虽然当时没被完全采纳,但后来公司调整策略,结合了多种渠道进行推广,产品的销量才逐渐上升。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主观符合客观是多么重要。
就像走路要顺着路走,不能自己开辟一条不存在的路。
03
要提高办成一件事的概率,该怎么做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可道理虽然简单,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人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呢?
《实践论》告诉我们,我们对一件事的理性认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再加上理性的分析归纳。
这就像做菜,先要有新鲜的食材(直观感受),再通过合适的烹饪方法(理性分析归纳),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理性认识)。
这个指导思想的客观性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
就像盖房子,你对地基的情况了解得越清楚,房子才能盖得越稳固。
从一般情况来分析,如果我们了解的情况足够准确周全,分析方法足够科学,那么,我们的理性认识就可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大概率能够办成功一件事。
我有个创业成功的表哥,他每次做一个项目之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调研市场。
有一次,他打算开一家宠物店。
他不仅走访了周边的小区,了解养宠物的人数和宠物种类,还研究了竞争对手的价格、服务和营销策略。
甚至,他还去宠物医院和宠物美容店,和工作人员聊天,了解宠物的健康和美容需求。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分析,他才制定了详细的开店计划。
现在,他的宠物店生意非常火爆,还开了几家分店。
通过表哥的经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客观详细地了解情况,实际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正确指导思想的核心要素。
这就像医生看病,只有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才能准确找出病因,开出有效的药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如果我们不深入调查,仅凭主观臆断就做出决策,那么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就像农民种地,如果不了解土壤的肥力、气候的条件,盲目种植,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所以,无论我们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事情都不要急于行动。
先静下心来,客观详细地了解情况,让主观认识尽可能地符合客观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成一件事的概率,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