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名溯源】
薛岙村原分设四个大队:上岙渔业队、下岙渔业队、上岙农业队、下岙农业队。1983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下岙渔业队改制为下渔行政村,正式确立独立行政建制,标志着村庄从生产队模式向现代行政村转型,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依托港口码头,村庄曾一度繁盛:20世纪90年代,全村有标准化货运船舶50余艘,总运力超10万载重吨,占宁海县水路总运力的半数以上。在那个“万元户”尚属稀有的年代,村里人均收入已超两万元。
![]()
【大目洋惨案】
1940 年初夏 ,薛岙渔村 30 艘木帆船载 200 余名渔民,与峡山、西店、团堧等地近百艘渔船,赴大目洋渔场捕大黄鱼。因时局混乱、常遭海盗侵扰,有条件的渔船均配 1-2 支套筒枪防身。
5 月 9 日(农历四月初三)下午 3 时许,渔民在大目洋东磨盘海域作业时,舷号“105”的日军兵舰轰鸣驶来。日兵挥旗强制渔船靠拢,多数渔民趁隙将枪支沉海或藏匿,经搜查后多数渔船被抢放行;仅薛岙村 5 艘渔船的 38 人(含他乡 11 人共 49 人)因被搜出枪支,作为“支那游击队”被驱赶上舰,背部均被粉笔画圈标记。
唯一逃生的薛国斌(当年 25 岁)在世时回忆:“我当时既恨又怕,可头脑尚清醒,心想如有不测,我溜出去也好向家乡父老报个信。于是,便在日军不注意的瞬间,机警地移步至一只水缸边,用手蘸水偷偷擦抹掉背部的粉笔记号,然后,又趁隙溜到北路(西店)人的渔船上,才有幸逃生。”
没多时,被日军劫持的 44 名渔民(其中薛岙村 37 名),遭日军剥衣反绑,用铁丝穿透锁骨、3-4 人连成一串,被推入海中;日军又用机枪扫射水中挣扎者,鲜血染红海面,施暴者还发出狂妄讪笑 —— 这便是震惊四乡的 “五九” 惨案。
当惨案恶讯传到家乡,受害家属及村民顿时哭声震天,全村人都沉浸在悲愤之中。由于各户遭害的都是青壮年,家庭顿失主要劳动力,加之当时国民政府对被害家庭无抚恤,蒙受骨肉分离的老幼妇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求生。当时的场景,真可以说是 “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虽时隔七十余年,日军残害无辜渔民的暴行仍历历在目。此家仇国恨,当为子孙世代铭记。(文/薛国苗)
大目洋海域另有日军舰遭袭事件:1993 版《宁海县志》记载,1945 年 6 月 7 日,有日舰在大目洋被盟军飞机炸沉,日军落水后,宁海砂碕乡渔民薛维照等人途经现场,持楫追击,并缴获军用地图多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饬令嘉奖。尽管《象山文史资料第七辑》(第 49-50 页)将该类事件记载为 1945 年 6 月 1 日(2 艘日舰遇袭,1 艘被美机炸沉、1 艘逃进象山高泥港。薛岙渔民追击落水日军),但不同史料中渔民自发反抗日军的核心情节一致。(审核/朱鹏峰)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水东居士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朱鹏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