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莘庄的母亲河畔,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0
分享至


在闵行区莘庄镇,有一条老一辈人心里念念不忘的“莘溪”。它曾是莘庄的“母亲河”,连接着横沥港和竹冈河,滋养了古镇几百年的热闹集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这条河还见证过一群热血青年为救亡图存而聚集——他们自发创办了一个爱国团体,叫“莘溪阅读社”

照亮黑暗的知识之光

故事的主人公叫计永源,是土生土长的莘庄人,1926年出生。抗战时期,他妈妈在镇上开了间小米铺,计永源就天天帮着从船码头背米回店里。这份活儿练就了他一副好身板,也磨出了他不服输的性子。

后来, 计永源碰到了几位儿时的同学,看着家乡被战火折腾得不成样子,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他们借用一间已经关门的典当行,办起了“莘溪阅读社”。这里不光是他们交流读书心得的地方,更成了偷偷传播抗日想法、点燃爱国火苗的一处据点。

莘溪阅读社在什么地方? 计永源女儿 计培华 回忆,当时的莘溪,大约和今天的莘浜路走向重合, 当时莘庄镇东街的典当行房屋,大概在今天莘东路上一家名叫“东方一串”的餐厅附近。


莘溪阅读社大致位置

一个关键的引路人

1943年秋,计永源前往莘庄南三里路的“春申庙小学”代课。学校与乡公所同处一庙,计永源结识了 春申 乡公所干事陈正华(化名华介眉),两人在 同 一间办公室工作。

“ 我们俩说话很投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后来他询问了我们办阅读社的情况,称赞我们办得好!还称赞我们是有志气的青年,我也表示不会向日本人屈服,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青年。 ” 计永源说。

在莘溪阅读社的发展过程中,陈正华作为中共莘(庄)七(宝)区委书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与支持作用。 通过地下党的渠道, 陈正华 为莘溪阅读社带来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和党内文件,使阅读社的成员能够及时了解抗日形势,增强爱国信心。

陈正华也会参与阅读社的活动,与青年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 在他的帮助下, 计永源这些年轻人慢慢成了抗日的骨干,莘溪阅读社也成了莘庄地区抗日的一面旗帜。

虽然莘溪阅读社只是当年众多抗日团体里的一个,但 那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赤诚在告诉后人,什么叫青年一代的担当。

创办莘溪小学


计永源和妻子

1944年, 计永源等五人 在莘溪阅读社的原地址上, 创办了“莘溪小学”。这是一个民办小学,免费提供义务教育,教师不拿工资,学生不交学费,课桌椅都是就地取材。

由于口碑好,许多家长都主动把孩子送到莘溪小学,学校很快发展到200多名学生 ,影响了公办学校的生源,当时的日伪政府就下令关闭学校。为此,家长们还上街游行,努力争取复课。 最后,当时的松江教育局出面协调后得以继续办学。

“家长们去东街、西街游行,这 在当时莘庄镇影响挺大的,可以说是个轰动事件。 ” 计培华说,父亲和爱国青年们不为私利办校,只为一个共同目标:救中国、救孩子。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看着千疮百孔的家乡,青年们更加明白学校的意义——只有让新一代有知识、有志气,才能真正让中国强大起来。

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计家全家福

计永源家里三代人都在莘庄做邮政工作。他爸爸名叫计金林,是莘庄邮局的一名信差,除了送信,还无意间当了一回“无名英雄”。

那是日本人封锁线包围莘庄的时候, 如有外来人员想通过,只能走“检问所”,一旦被认为有可疑,就会被抓起来拷打盘问。 计永源回忆说,任何人走到检问所就像进了鬼门关,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这天, 计金林 像平常一样送信。经过检问所时,看到一名神色匆忙、面容疲惫的男子被拦下盘查。计金林对守卫说道:“这个人我认识的,没问题的,你放心好了! ”

脱险之后,男子低声说出自己的姓名——罗志英,正要赶往镇上的娘娘庙办事。

计金林知道,娘娘庙 是当时地下党秘密联络的地方,可那时候形势变了,娘娘庙已经被日本兵盯上了,去了就是自投罗网。


面对紧急情况,计金林 迅速而坚定地告诉他:娘娘庙现已被日寇把守,此行无异于自投罗网。你我素昧平生,但同为华夏儿女,岂能坐视不理?还是先随我回家,暂避这阵风头,再从长计议吧。

就这样,罗志英在计家住了一个礼拜才离开。

计金林 以他的机智与勇气,救下了一位革命同志的生命。这段故事一直在计家流传,成了教育后人的传家宝。

无名英雄的勋章

在虹口区赤峰路的 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家属院 ,今年99岁高龄的老人计永源,仍然清楚地记得 这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像父亲一样,计永源一辈子以付出为荣,退休不离岗一直工作到71岁。“那一年,我爸爸双眼彻底看不到了,我们就不让他再去上班,回到家由我妈妈照顾。”女儿计培华说。

双目失明的计永源始终乐观,“吃饭、吃药、洗澡都想办法自己做,还自己动脑筋剪指甲, ” 计培华一说起父亲,言语间就充满敬意,“爸爸最喜欢的就是每天听广播了解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记忆力超强,听过的他都能记住。”

母亲去世后,计培华专门请了一位能干的护工照顾父亲,但是近几年陆续经历了丧子、丧弟的打击,父亲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以前居委会组织的党员活动,爸爸从不缺席,可是这两年他 耳朵听不清了,就没办法再去。 ”说到这里,女儿对父亲满是心疼。

每次听到“莘溪”这个词, 计培华总会想起父亲告诉她的那些故事。虽然 今天的莘溪,河道已大幅缩减,只剩莘庄公园内一段约200米的原始河道尚存,但它的名字仍然保留在“莘松路”“莘东路”“莘凌路”等道路命名体系中。

每当人们说起这些路名,这条母亲河曾见证过的历历往事,仍会唤醒一代代人对往昔岁月的回望。


供稿:辛向荣

记者:宋诗清

初审:岳顺顺

复审:范仲毅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闵行 incentive-icons
上海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36214文章数 39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