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陈章后人获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李天文
![]()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抗日名将陈章侄孙陈云龙代表家族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陈章(1902年—1948年),字戎光,广东罗定人。他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以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而闻名,尤其是在徐州会战和衡阳保卫战中战功卓著,是国民党内公认的抗日骁将。
陈章毕业于广东讲武堂,后转入粤军服役。他早年追随张发奎,参加了北伐战争,从基层军官做起,凭借战功逐步晋升。
1937年时任第64军第152师第456旅旅长的陈章,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战场上与日军激战,表现英勇。
![]()
1938年徐州会战与禹王山阻击战,这是陈章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时任第60军第183师第542旅旅长的他,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的第二阶段。他奉命在禹王山一线阻击日军精锐的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陈章亲临前线指挥,所部与日军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多次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死守阵地,为友军的部署调整赢得了宝贵时间。此战他身先士卒,负伤不退,其指挥的阻击战被誉为台儿庄战役中的经典防御战例之一,他也因此战名声大噪。
后来参加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及第一次长沙会战,以及在之后的多次重大会战中,陈章继续率部与日军作战,屡立战功,并因功升任第63军第152师师长。
1938年日军在广东省惠阳县的大亚湾登陆、广州沦陷后,陈章被从海南防区调回参加阻击日军北上布防,在粤北两次会战中打出粤军风采。
1944年在抗日战争后期的衡阳保卫战中,时任第62军副军长兼第152师师长陈章,奉命率部作为外围援军,全力向衡阳方向进攻,试图解救被日军重重包围的方先觉第10军。尽管日军设置了坚固的阻击线,陈章部仍拼死冲杀,是诸多援军中打得最顽强、最靠近衡阳城的部队之一。虽最终未能成功解围,但其部队的牺牲和努力极大地消耗了日军,展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
整个抗战期间,陈章始终战斗在正面战场的第一线,参加了多场关键战役,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陈章将军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从淞沪到衡阳,转战大江南北,浴血沙场,功勋卓著,尤其以禹王山阻击战名垂青史。
抗战期间,陈章弟弟陈玮章在罗定组织民兵参加阻击从湖南、广西南下太平洋的日军。
陈章将军因抗战骁勇、战功卓著,以军功升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师长,后任63军军长,并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一齐成为罗定籍两名陆军上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