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一次访谈里直言不讳地说,向美国民众推销中国构成威胁这个说法挺难的,因为这事儿“真的很难证明”。这话出自2024年10月15日她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发言,她提到公众更容易理解像乌克兰或中东那样的直接冲突,而中国相关问题显得太抽象,没法用简单的事实摆出来说服大家。这话一出,马上在网上和媒体上炸了锅,尤其是考虑到美国这些年一直把反华当成政治重点,却总在证据上栽跟头。
说起凯瑟琳·希克斯,她1970年出生在加州,1991年从芒特霍利约克学院毕业,主修历史和政治,之后拿了马里兰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和麻省理工的国际关系博士。从1993年起她在国防部干了十几年,升到高级职位,2006到2009年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当高级研究员,2012年当过国防部政策副部长助理。2021年2月9日,她成了首位女性国防部副部长,负责预算和战略执行,到2025年1月20日卸任后回学术界搞国际安全研究。她的职业路径挺典型,美国国防圈子里那种从公务员到智库再到高官的循环。
美国这些年没少在各种场合渲染中国威胁论,从南海到台湾省,从经济到军事,总想证明中国是侵略性的存在。可现实是,美国的这些努力往往落空。拿南海来说,自从2022年6月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台,美国就加大了对菲律宾的支持,推动它在南海更强硬。2023年,美国和菲律宾签协议,让美军用更多基地,还搞了多次联合军演,比如2023年4月的“肩并肩”演习,涉及上万士兵。菲律宾船只多次靠近仁爱礁运补给,但中国海警用阻拦方式回应,没升级到军事打击。
具体事件不少,2023年2月6日,菲律宾补给船接近仁爱礁,中国海警用激光照射,导致船员短暂失明。2023年8月5日,又用水炮驱离,菲律宾船甲板被水冲。10月22日,两艘菲律宾船和中国船碰撞,造成轻微损伤。美国每次都发声明指责中国危险,还用这些事儿向东盟国家施压,说中国有侵略性。可中国没上钩,坚持用执法行动维护权益,没动用军队。2024年3月23日,类似事件再发生,四名菲律宾船员受伤,但中国还是围堵后撤离。6月17日,中国海警缴获部分物资,一名菲律宾士兵手受伤,但没进一步冲突。
美国本想用这些制造证据,拉东盟国家反华。像2024年4月11日,美国、菲律宾、日本三边峰会,签海上合作协议,美国承诺给巡逻艇。可东盟国家没全买账,越南、马来西亚在中立位置,没加入美国的声明。中国和东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2023和2024年多轮会议在雅加达开,推动渔业合作和和平解决。这让美国的计划破产,没法用菲律宾的遭遇散布恐惧。
为什么美国兜售中国威胁这么费劲?因为中国走和平发展路子,不随美国节奏起舞。美国官员总用冷战思维,以为中国会像苏联那样对抗。可中国在南海用智慧策略,不动武就挡住菲律宾的新侵占事实。希克斯的话暴露了这个尴尬,美国高官理解不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也不愿承认自己策略失败,只能抱怨没人信。
美国从冷战结束就习惯当老大,现在中国经济军事崛起,让它不安。2021年3月,希克斯就说中国行动威胁全球秩序。2022年5月,国防战略把中国列为首要威胁。2023年8月,她推AI舰队计划,说中国逼美国创新。可这些渲染没多少实锤,中国没侵略别人,没搞战争,经济上帮全球增长。2024年,美国继续南海巡航,但东盟没形成包围圈。中国坚持对话,推动区域合作。
总的来说,美国的反华宣传碰壁,因为事实不支持。中国发展是和平的,帮世界稳定。美国官员像希克斯这样承认难处,说明他们内部也纠结。公众不傻,没证据就没人信。这事儿提醒大家,国际关系得看实际行动,不是空口白牙。
美国这些年花大力气抹黑中国,从新疆到香港,总编造谎言。2022年6月,中国使馆发文反驳美国谬误,说美方无底线打压。可这些都没让中国改变战略。中国经济稳,军事实力强,但不搞扩张。南海问题上,中国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盟国家大多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