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问,我人一直在外地,北京人,早年在海淀牡丹园买的房,户口和孩子户口都在花园路。原本奔着个院里有个师大实验幼儿园牡丹分园,能分流到北师大附小,可今年一搬回来去报名,倒闭了。
现在三个规划:
1找人跨区上北师大附小比较相隔1公里,孩子现在明天一幼中班4岁,等看看孩子表现还行就在西城买德胜,现在买也可能别调剂走。
2不行就在本院上北医附小和民族一个对口北医附中一个北交大附中,孩子放弃鸡娃,快乐平庸。
3现在就买德胜,赌了。
第二规划问了人,人家说普通小学很难出头,在补课也没用,上了就等于放弃,我有点对不起孩子。我本想抓紧点,不行初中德胜,过几年房价也稳定了。
3就是现在就买德胜片区,赌了调剂也认了。再调剂也比民族好。
A:
1、找人跨区,真要有这人脉那就办呗,最省钱的手段了。但不好办,否则谁还花几百万买学区房啊?
4岁早了点儿,一般都是5岁以上能看出表现,到时候做个智商测试吧,大多数都还算准确。
德胜现在买也可能“别调剂走”,是“被”还是“别”啊?无所谓,这没人敢做保证,只能看到时候的政策。
2、是否快乐平庸跟是否鸡娃没直接关系。任何事情要想不平庸都得是天分+努力,天分决定上限,老天爷赏饭吃,姚明这种身高想平庸都难。努力决定下限,不鸡娃就跟上班之后躺平混日子一样,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得到快乐,只看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3、赌德胜,那就考虑好成本就行。主要是溢价率,现在占坑房40%吧,豪宅的低,1500万以上的也就最多20%,2000万以上的就更低了。
4、普通小学才好出头儿呢,小学课程又不太靠智商,稍微鸡娃就能在普校冒尖儿。越是牛校才越是牛娃如云呢,很多孩子+家长都能被虐出阴影。另外看看今年的各区中考分段线吧,看完了就知道哪里更难出头了。
这我建议找朋友拉进几个虎妈群看看吧,少说话多观察,有几天就能初步了解了。不过做好心理准备,估计以您现在的想法能被毁了三观。
想抓紧点儿是指小学是吧?不行初中德胜,好大的口气啊!只能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或许很骨感,试试吧,真等到了德胜就知道竞争的残酷了。
另外谁说过几年房价就能稳定啊?有这预测本事直接炒BT币好不好啊?我也希望过几年世界和平,甚至曾经去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德胜不是普通学区,北京家长也不至于全体躺平,所以德胜至少溢价部分没那么容易就平稳。我能理解您这想法,谁都想躺赢,但是否能得到就看运气了,只是别幻想别人都让着自己,凭什么啊?
5、赌不赌的看自己。但建议还是多了解些常识吧,别盲目的赌。推牌九至少得知道规则,弄懂了黑鬼子扛枪为什么能打皇上再上牌桌吧。总之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反正孩子刚四岁,别着急,一步一步来。
仅供参考。
二
Q:
请问,我毕业工作3年,目前在亮马桥工作,准备购进首套房,预算600万以内,目前收入税前40+,职业相对稳定、收入可合理预期逐步升至60-100,目前对远洋新干线的88平房源相对中意,想请问:
1、远洋新干线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流通性如何,是否值得为后续置换预备?
2、远洋新干线配套学区如何?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A:
1、远洋新干线,听这名字就说明了性质呗,典型的70年产权商务公寓,到目前为止的保值增值能力一般。或者说曾经很受追捧,但供大于求了,2008年奥运之后的大部分塔楼公寓都走弱,新干线算是比较典型的。
流动性普通吧,出手的时候价格别报高了就好卖一些。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既然价格不高,就说明流动性不是太好呗,追捧这种产品的家庭不是太多,也不太愿意出高价。
2、值不值的没标准,看自己更重视哪方面了,然后也看将来想置换什么产品。老公寓的优势是地段儿好+产品档次高,居住的性价比和租金收益也都高。劣势是价格走势普通,最好成绩是不再落后大盘,逆袭的可能性没有。
将来如果是置换同等性质的公寓那就合适,毕竟新干线的地段儿好,维护的也还不错。置换普宅的话看情况了,一般来说是至少不占便宜。
3、配套学区我还真不清楚,应该是多校划片的吧?反正肯定不算学区房,价格中也就不带溢价,居住的性价比正常。朝阳学区好的都是单校对口名校的,不是太多。
4、是否值得长期持有?一般不是太建议,因为这种产品的优势是品质高,所以才居住的性价比高。那如果想维持住优势,就得是物业水平不降低。但这谁敢保证啊?
参考国际的经验,公寓要想维持高品质,那物业费就得贵,而且还得随着设施老化而逐年调整。这在内地的难度很大,所以大部分公寓的价格和性价比都是下降的趋势,不太好逆转。
不过也不会永远走弱,一旦成为老小区也就平稳了。所以也看自己吧,真要是不愿意换了就长住,等到各小区都老了也就无所谓了。
5、总之房子是用来住的,商务公寓在居住的性价比上明显占优,所以如果是自住为主的话就挺合适的,其他方面别期望值太高就行。甘蔗不能两头甜,看自己的需求和取舍了。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入学的人口高峰期之后,如果真的完全执行“租购同权”,对学区房是利空还是利好?也就是如果租房也能进入对口的好学校了,学区房的价格是涨还是降?
A:
1、如果真的执行租购同权,那对学区房肯定是利好啊。道理很简单,因为这属于降低了争夺资源的门槛,那必定吸引来更多的竞争者。而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甭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是吸引来了客户+资金,那就等于是给价格提供了支撑呗。
2、比如现在东西海的学区房溢价率是30%,一套房本来应该价值700万,但在学区加持下涨到了1000万。但是,因为只有业主的孩子才能获得学位,那租客在享受不到学位的情况下就不会为溢价部分交租金,所以别看学区房价值1000万,但只能收到700万部分的租金。
那如果真的执行租购同权了,只要租房就能上学,那必定吸引来大量租客。经济方面的后果是什么?房租上涨呗,因为租客能使用学位了,自然要支付租金。
而租金既然上涨,租售比和租金回报率自然向平均值靠近,就等于为房价提供了支撑,这就是利好。
3、不过即便是租售同权了,房价是涨是降我不知道。毕竟现在30%的溢价率挺高的,我不敢说是再增加溢价还是降低。看到时候租金的增长幅度吧,如果没上涨30%,那房价中的溢价率就有可能下跌。而如果租金涨幅超过30%了,那溢价率就有可能上涨,一切皆有可能。
仅供参考。
四
Q:
咨询一下资产配置的问题,我家目前有六套房,北京三套外地三套。但北京的除了小西天自住的这套三居,另外两套一个是南三环老破小(已购公房),一个是东四环的50年公寓,两套加起来不到400万,有些鸡肋,似乎只有收房租的作用。
外地三套是济南一套,我老婆他们系统内部开发的,目前价值70多万吧,名义上是赚了点儿,但租不出去也卖不掉,让人头疼。另外两套都是准备的养老房,一套葫芦岛的(非海景房),一套张家口沽源的,都赔了,还一次都没住过,当初都是40多万买的,现在都价值20多万吧。
A:
1、外地这三套房是不是都不好出租啊?就算租出去估计也没多少钱,尤其是葫芦岛和沽源的,按房价来说估计一年也就万把块钱的事儿。那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自住用不上,又不好出租,还不算投资房,留着这房子就没什么意义了。反正要是我就套现了,否则属于资金闲置。
或者说这两套房都是为了避暑买的吧?那可以留一套,哪个预计能住的上留哪个。沽源的应该更凉快,如果留下的话就甭考虑什么投资了,只当做消费为好,相当于买了一辆车。
2、北京的两套出租房怎么说呢?如果图租金收益高就留着,想更注重房价升值就都卖掉,换到地段儿好的板块。
现在公寓的租金收益率应该在3%,老破小的应该是2.5%左右。如果换成房龄新点儿的普宅,那平均收益率在1.8%左右,看自己觉得值不值了。或者说图短期的收益那就留着,图长期的升值那再置换。
3、其他没什么建议,其实就是个算账的事儿,自己也计算一下吧。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