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个普通的下午,叶万焕正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电话突然响起,是妻子打来的。他接起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往日温和的声音,而是泣不成声的哭喊:“儿子出事了……”
叶万焕心里猛地一沉,急忙问:“怎么了?儿子怎么了?”
妻子哽咽着说:“孩子被人捅了12刀,现在在医院,情况非常危险……”
那一刻,叶万焕只觉得天旋地转,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把车开到医院的,只记得赶到时,医生沉重地告诉他:孩子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已经离开了人世。
一个刚刚9岁的孩子,是谁这样残忍,对他下这样的毒手?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叶万焕的儿子小叶,和同班同学小林是同桌,两个孩子平时关系不错,但偶尔也会有些小摩擦。一天,小叶不小心用文具划伤了小林的眼睛,虽然伤得不重,但小林的父亲林建厦得知后非常生气。
林建厦在班级群里直接@了叶万焕,语气严厉地要求小叶必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女儿道歉。叶万焕看到消息后,立刻在群里道歉,并答应第二天让孩子在班上公开向小林认错。
第二天,小叶确实道歉了,但并不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只是在课间私下说了“对不起”。小林也没在意,两个孩子很快又玩到了一起。
谁也没想到,这件小事,竟在林建厦心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2018年9月21日,林建厦带着一把刀,悄悄进入了孩子所在的学校,他径直走到女儿所在的班级,以“有事要说”为由,将小叶叫出了教室。随后,他把孩子带到了卫生间,关上了门。
没有人知道那短短几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等到有人发现时,小叶已经倒在血泊中,身中12刀,刀刀致命。一个9岁的孩子,在面对一个成年人的暴力时,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杀害小叶后,林建厦并没有逃跑,而是主动打电话报警自首。但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所有人都以为林建厦会被依法严惩。然而在庭审过程中,林建厦的律师拿出了一份“精神疾病诊断证明”,称其患有精神障碍,意图借此减轻刑罚。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叶万焕。他说:“我不要赔偿,我只要他死刑。”
儿子去世后,叶万焕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把儿子的遗体留在殡仪馆,自己也在那里住下了。
这一住,就是半年。半年里,他不理发、不剃须,每天守在儿子身边,像个“野人”一样。他说:“我要等到正义来临的那一天,我要让儿子亲眼看到凶手伏法。”
很多人劝他:“人已经走了,你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但他坚持:“我不是在复仇,我是在讨一个公道。”
2019年3月1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林建厦虽患有精神疾病,但经司法鉴定,其在作案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法院认为,林建厦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且其犯罪行为并非出于不能控制的精神状态,而是有预谋、有准备的故意杀人。
法律没有让一个父亲失望。叶万焕半年的坚守,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结果。
这场悲剧,没有赢家。叶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而林家呢?林建厦被执行死刑,他的女儿也永远失去了父亲。一个原本只是孩子间的小摩擦,因为成年人的冲动和偏执,演变成了两个家庭的灾难。
叶万焕的故事,让人心痛,也让人深思。他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正义。他说:“我不是要他死,我是要法律告诉我:这个世界还有公道。”
这件事也再次提醒我们:成年人如何处理情绪,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他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完整。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上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