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男篮的悬念,其实早就被绕到了一根线上,就是广东和四川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话说回来,四川一口气揽下了胡金秋、周琦、孙铭徽三大国字号核心,这配置放在CBA总决赛也是顶一顶的强度,而对面是坐镇主场的广东,带着一套看似不怎么豪华却挺齐整的轮换班底,所以这场宿命对撞从分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火药味
先说四川,双塔在这两年已经被看作中国男篮的中锋标配,一个技术细腻脚步扎实,一个范围巨大护筐无解,要不是一左一右换着上,普通球队真就没法喘气,可命运就是这么巧——广东偏偏囤了四个有CBA首发经验的内线,沈梓捷、焦泊乔、刘传兴、李炎哲,单兵实力或许各有短板,但车轮战的消耗能力确实不容忽视,你要想象一下,周琦和胡金秋在CBA一场常规赛可能打个三十多分钟,但如果杜锋把四人一顿换,上场十分钟拼命冲撞,再一拨换人重新压,双塔体能就会成为一个隐形炸弹
当然了,光靠“累死双塔并不靠谱,广东的算盘并不是纯内线肉搏,而是要借锋线和后卫线去放大差距,崔永熙这名前锋不用多说,最近在职业赛场肉眼可见的成长,再配合王睿泽、贺希宁这些能在外线拉扯的摇摆人,基本能把四川的三号位线拉开,甚至在关键时刻,杜锋还能把周鹏放到三号位,玩一个“三高组合来顶周琦胡金秋,这种打法虽然风险大,但硬度确实够了
问题来了,四川的外线真空能撑多久,孙铭徽固然是王牌级别的控卫,但是广东那边的黑白矮组合又是另一重天,赵睿、胡明轩、徐杰搭在一起,不光是化学反应好,他们就是广东三连冠时期的底子,现在重新集合,熟悉程度和默契度不言自明,很多球迷开玩笑说这是“全运版三后卫豪华套餐,孙铭徽再能突穿,也很难保证四节比赛里不被消耗殆尽
从整体层面看,广东的内线虽然单挑吃亏,但在数量上能“磨,锋线上能“顶,后卫线上还能“碾,这几条线叠加起来,场面就变成了四川受制于两点强项,而广东却有三到四条“并行线路的感觉,从舆论角度说,这种平衡感也渐渐拉回了比赛的悬念,不然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四川是稳拿金牌的
细节上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杜锋的用人风格,他一向喜欢打快并多点开花,这套思路在国家队也被反复争议过,但在全运会“单点爆发、体能消耗、没有外援的环境下,广东的轮换厚度反而是最大的优势,四个内线能横向拼命,外线小个子能全场紧逼,比赛节奏一旦被拉快,四川那边大个子的作用就会被迫缩小,这就考验孙铭徽能不能持续高能发挥,否则四川的攻防衔接就容易断档
你说巧不巧,今年全运会在广东打,这种主场氛围看似没官方比赛那么浓,但观众的倾向、球员的熟悉度都是实打实的因素,广东球员很多本就打惯了大场环境,心理层面肯定是更稳一些,反倒是四川虽强,但结合程度有限,很多队员习惯各自球队打法,突击阶段能否真正揉合,还得打上问号
最后我们可以下个小结论,四川的双塔和孙铭徽确实是横在全运会赛场上的超级难题,但广东的四人内线加黑白矮,加上锋线储备,整体性大概率不会输,真说到“打爆胡金秋加周琦有点夸张,可逼到他们喘不上气,甚至靠轮换和节奏把优势磨平,这事未必没戏,这种微妙平衡,其实才是全运会篮球最大的看点
所以这场广东和四川的对决,最合理的预期是酣战而不是一边倒,与其问谁能带走胜利,还不如看是谁能先熬住体能和阵容的消耗,一旦广东三后卫打开,四川就未必稳赢,而如果川军双塔稳稳立住,广东主场也照样可能被砸塌,真要说结局,至少不会无聊,火候算是拴死在最后几分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