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近两天,山东省审计厅对外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相关财政收支审计的详细报告。省政府的预算执行报告一年公布一次,过去通常不会在社会中引起过多关注和舆论。但今年,一则关于“死人领养老金”的荒唐消息却在民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报告显示,在2022~2024年间,山东全省2市48县的养老机构,共计违规向505名去世老人发放241.48万养老金。客观来说,审计这次立下大功了。过去给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单拎出一例都是重大新闻,而这次是足足505人,涉事金额高达近242万。
守护群众的养老钱,本是相关部门的底线和责任。那为何如今会出现向死人发放养老金的魔幻剧情?上百万养老金的不明流失,谁又该站起来承担这份责任?
养老金流失
严格来说,本次山东省审计厅共计对13市的相关养老基金进行了详细审计,期间一共发现了三大问题。
第一是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一个市的159家企业,未按政策规定为807名在职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另有44县没有为2798名残疾人、特困群体落实代缴政策。
第二是没有及时清退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死亡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要及时进行清退。但审计厅发现,全省多达13个市没有按规定及时清退1987名已故人员的养老保险与个人账户资金,涉及金额高达1977.09万。还有8367名缴纳过城乡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涉及个人账户资金2168.79万。
第三就是绝对的不合理补贴发放了,经审计,过去两年间,全省共有2市48县的养老保险机构,违规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241.48万养老金。
报告公布后,相关单位立刻就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违规补贴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畅和数据比对不及时。也就是民政系统上的死亡登记信息,没有及时和社保发放单位进行分享核实,造成了后者的信息滞后,最终导致人死了,但养老金照发不误的荒诞现象。
这个解释如果属实,那或许是本案最理想状态的违规缘由了。也就是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多领冒领,养老金的意外发放完全属于是飞来横财。但仔细分析,在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所以信息几乎都是实时共享,更何况政府部门之间的核心数据。
个别部门云淡风轻的一句“数据比对不及时”,往轻了说是责任心问题,往重了说就是工作失职。及时对比数据,核查领取者的身体状态,应该是管理者最基本的责任事务。
养老金作为具备兜底性质的公共资金,与万千民众的晚年生活幸福度高度相关,甚至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度。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全国各地都在殚精竭虑的保障养老金资金安全。但在如此紧要关头,却不合时宜的出现“滴漏”现象,不仅对于养老保险体系本身是一次重大打击,对于政府公信力也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德州齐河县唐庄村的老唐,盯着养老账户金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按期足额的缴纳养老保险,为何现在每年领到的金额就是要比邻村老李齐整整的少上200?后来经过纪委彻查,发现问题出在唐庄村的原村支书刘某某身上。他私自挪用本村老人养老保险金,用于填补生意投资造成的亏空。
东明县黄大娘同样不解,自己身为特困户,本该理所应当的享受政府代缴养老保险待遇,但迟迟未见工作人员上报,致使自己的养老金停发许久。检查组直达黄大娘家中进行询问,邻居王大爷见到现场工作人员,忍不住叹气道:她一个半字不识的老太太,懂得什么认证?买药的钱都没有着落!
调查处深查后才知道,问题的根源出自县社保单位存在大量漏报行为,导致成百上千名老人被意外停发养老金。这些老人或在外务工求生,或在家瘫痪在床,看似微薄的养老金,实则是他们赖以求存的救命钱。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山东各地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临邑县纪委通过与殡葬记录比对,发现某村镇三位百岁老人早已其实半年以上。于是他们立刻搭建起死亡人员领取津贴的数据模型,直接发现了18个相关问题线索。
同时纪委要求上线了养老金默认证系统,让公安人脸识别、民政殡葬信息、医疗诊断记录自动同步,避免所谓“信息滞后、不对等”的问题出现。
聊城市社保局决定取消手工报盘发放,过去多年内,当地的养老金发放名单是经过街道统计后,刻录成光盘送给银行。但这项流程存在巨大可操纵空间,于是社保局直接整改为社银直传系统,让数据从人社系统直传到银行账户,避免一切漏洞。
养老金乱象整治方案
养老金发放乱象并非山东的独家问题,2024年北京就曾在市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揭露,区级社保机构在未经严格审核的情况下,共计向284名服刑、死亡人员发放1954.33万元养老金。吉林审计报告显示,发现2市存在违规向15名服刑、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34.4万。
今年6月24日,中央审计署公布了全国的预算执行情况,关于养老基金的详细数据更是引发热议。经对全国25省4.14万亿养老金的重点审计,发现了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具体包括47.7万人应保未保、249.73万农民应补未补。414.08亿元的养老基金被挪用套取,有13个省份涉及将其中的406亿挪用于债务偿还和三保支出等等。
最典型的就是山西蒲县疾控中心的一名员工,如若档案属实,他一岁就开始参加工作,22岁就正式退休,在累计领取69万养老金的同时,还能在新单位继续开展工作。
中央审计署严厉指出,自去年五月以来,共计查获430余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涉案资金高达630多亿元,且多发于医疗、养老、教育领域。一些不法团伙为谋取私利,将毒手伸向民生底线,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又该作何行动呢?首先就是打通内部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起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目前全国各省份的省内部门信息推送都已基本完善,但涉及到跨省场景时,就极有可能存在重大盲区。
比如湖南省的养老退休人员在河南入狱,河南的司法机关就可能因属地限制,没有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湖南,导致湖南社保人员继续为其账户发放养老金。这一个问题通过全国性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就能完美解决。
其次就是完善养老金待遇认证系统,目前中国推行的是年度认证制度。退休人员在一年内以线上下形式进行资格确认,就能领取到全年养老金。但该机制存在一个可以通过隐瞒死亡信息,谋取11个月养老金的漏洞。且简单的缩短认证周期,并不能完全解决冒领问题,只会增加退休群体的不便。
这一点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建立起风险预警模型,同时对医疗、司法、殡葬三大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主动识别潜在违规因素。
对于恶意骗取养老金的行为,通过《社会保险法》第88挑,责令将其追回,还可以并处骗保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上的罚款。这些都是保障国家养老体系稳定,捍卫民众养老基金利益的有力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