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圈都在说一件事:莫迪时隔七年又来中国了。他刚下飞机,媒体的镜头全对准他,所有人都等着他开口。结果他没让人失望,对着镜头说了句特有深意的话:“中印保持密切关系,对亚洲甚至全世界的繁荣都有好处,咱们是伙伴,不是竞争对手。”这话一出来,不光中国这边一片叫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听了都变了脸色。外界都说,莫迪这句话分量太重了,跟一拳似的,直接打在华盛顿那些还想着让印度当“印太急先锋”的人脸上。
本来特朗普计划秋天去印度访问,之前都说得好好的,结果这消息刚传到白宫,他立马就决定取消访印。这事儿背后的门道,可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多了。先把时间线理清楚。莫迪这次来中国,正好是中印边境局势缓和的时候,贸易战打得也凶,可美印关系却因为关税和外交摩擦一直往下走。这几年印度在中美之间“两边讨好”,玩得挺溜。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莫迪来中国,是带着实打实的诚意的:一边跟中国高层会谈,把中印关系重新定位成“战略伙伴”,一边对美国那边连电话都不接,特朗普打了四次电话都没打通。两边的天平一倾斜,华盛顿哪受得了这气?再回头看莫迪说的这话,绝对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更不只是客套的外交辞令。
过去几十年,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地缘上的对手”,动不动就拿“安全威胁”说事儿。这次莫迪亲口说出“伙伴”这个词,直接打破了两国长期以来的防备和敌意。更绝的是,他还特意补了一句:“中印都追求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咱们的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这话明摆着就是说给美国人听的。这些年美国一直费尽心思想拉印度进“四方安全对话”(QUAD),想让印度当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结果莫迪这表态,等于当众给了美国一巴掌。
莫迪这次访华,可不是走个过场。他人还没到,印度外交部就放风说,莫迪会在会谈时邀请中国领导人明年回访印度。明年印度要当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莫迪想借这个机会,让中印高层互动变成常态,顺便在国际舞台上给自己加分。会谈现场气氛也特别好,印度方面还主动说要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减少贸易逆差。
现在的印度,最大的麻烦其实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的关税和外交压力。特朗普上台后,对印度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硬生生把印度逼到了墙角。印度国内抗议不断,孟买、新德里的街头,老百姓都在喊口号抗议,舆论压力这么大,莫迪只能另想办法。有意思的是,就在莫迪和中国高层会谈的时候,特朗普那边已经坐不住了。
新德里的消息传到白宫,特朗普第一反应不是反思美印关系哪儿出了问题,而是直接“翻脸”:不光取消访印计划,连带着QUAD峰会也一起搁置了。有美国媒体爆料,之前特朗普还拍着胸脯跟莫迪说要去印度,两边团队为了这次访问忙了一个多月,结果莫迪一句话,特朗普一句“不去了”,就把精心准备的访问全推翻了。有人说这是特朗普“脾气大”,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美国对印度彻底没了信任感。
这些年美国一直把印度当成“香饽饽”,一门心思要把印度拉进自己的“印太战略”体系,想借印度的手牵制中国发展。拜登当总统的时候,“四方安全对话”被当成印太战略的核心,沙利文这些美国高官花了四年布局,眼看就要有成果了。可特朗普的单边主义一搅和,一纸高关税下来,印度硬是不服软,反而加大力度买俄罗斯的石油,搞得美国的盟友体系都出现了裂痕。
再说说关税的细节,美国对印度下手是真狠,先加了25%的关税,没几天又以“买俄油”为理由再加25%,一下子把关税提到了50%。放眼全世界,也就印度“享受”过这待遇。跟欧洲、日本、韩国这些美国盟友比,印度硬气多了:你加关税,我就多买俄油,每天进口180万桶;省下的外汇补贴出口企业,国内消费撑起七成GDP,甚至还考虑调低消费税,分散出口市场来抵消美国的压力。印度外长苏杰生还放狠话:“你们要是对印度买油有意见,那就别买我们的东西。”面对这种硬气,特朗普也只能干瞪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