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涉嫌刑事犯罪,大多数都是会被判刑的。而如果情节严重的话,有可能还会被枪毙掉,不过这毕竟只是极个别、极少数人。
对于刑事犯罪,一般由三个途径引起整个案件的流程:第一是公安机关的立案,第二是纪委监委机关的处理,第三是国家安全机关的处理。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第1种公安机关的途径了,毕竟第2、第3种途径都有比较特殊的针对对象和行为。
接下来,我们也就说一说涉及到公安机关处理的犯罪,在哪些情况或者哪些迹象下可能会不坐牢。
在此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不坐牢的含义,不坐牢并不代表肯定无罪。
不坐牢其实还有几种表现:包括检察院不起诉,被法院认定为无罪,以及被法院判处定罪免刑、单处附加刑、或者判处管制、以及宣告缓刑。
这几种情况下都是不用坐牢的。
那么,如何推测自己是否会坐牢呢?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迹象来看。
第1个迹象是公安机关在24小时之内直接予以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刑事的强制措施,是对于虽然涉嫌犯罪,但是情节较轻的人适用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什么社会危害性的人都可以取保候审。
但是结合实践中的做法,被取保候审的无外乎几种可能:一是可能被宣告缓刑以及更轻的刑罚;二是犯罪证据不好,可能不构成犯罪;三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比如说危险驾驶罪。
公安机关在将嫌疑人传唤到案以后,只有24小时的时间,必须在24小时之内决定是否予以刑事拘留。而如果这个时候公安机关直接作出了取保候审决定,24小时之内就让嫌疑人回家了,那么显然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第2种可能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以后没有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而主动改变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的。
根据法律的规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公安机关的权力只是刑事拘留,而刑事拘留的时间一般为三天以内,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7天,而具有案件疑难、复杂等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至30天。
而逮捕是没有期限限制的,但是逮捕是检察机关的权力。
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的期间内,公安机关必须作出是否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决定。
如果公安机关没有提请逮捕,那么理由同第一点,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最大。
第3个迹象是检察机关没有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在接到公安机关的提请后,有7天的时间审查。注意这是7天、不是7个工作日,在7天内必须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如果案件性质比较恶劣,判处实刑的可能性大,那么检察院会毫不犹豫地批准逮捕。
但是如果有以下两种可能,检察机关就会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1种是行为人的嫌疑人的行为有可能涉嫌无罪,也就是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够罪。
第2种可能是他的情节比较轻,可能会宣告缓刑或者判处更轻的刑罚,比如说是故意伤害罪,之前在公安机关拘留期间没有赔偿被害人损失,但是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取得了被害人谅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